[实用新型]一种远距离人工挂钩的吊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2930.6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0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吕逸帆;王洋;安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6C1/14 | 分类号: | B66C1/14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距离 人工 挂钩 吊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钩,具体涉及一种远距离人工挂钩的吊钩。
【背景技术】
已知的,吊钩是起重机械中常见的一种吊具,一般情况下,吊钩吊运物品需要人工近距离手动挂钩,但物品在高温热处理等特殊环境中,常常要求物品迅速出炉冷却,但此情况下人无法靠近,现有吊钩无法实现近距离迅速挂钩吊运物品。
因此,寻求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可以实现远距离人工挂钩的吊钩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远距离人工挂钩的吊钩,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吊钩上焊接刚性延长杆,可以通过延长杆远距离操控吊钩,使得吊钩可以在极短时间内精准定位,从而实现远距离快速挂钩物品,本实用新型在高温环境下远距离挂钩时间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与人工近距离手动挂钩效果无差异。
为实现如上所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远距离人工挂钩的吊钩,包括吊环、铁链、吊钩和延长杆,所述吊环的上端连接起重设备,在吊环的下端通过铁链设有吊钩,在所述吊钩的挂钩的背部设有延长杆形成所述的远距离人工挂钩的吊钩。
所述的远距离人工挂钩的吊钩,所述延长杆的一端固定在吊钩挂钩的背部,延长杆的另一端设有把手。
所述的远距离人工挂钩的吊钩,所述延长杆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或多角形。
所述的远距离人工挂钩的吊钩,所述铁链的中部设有重量传感器。
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所述的优越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远距离人工挂钩的吊钩,本实用新型的吊钩与吊环通过铁链进行软性连接,从而给予了吊钩充分的自由度,进一步,在吊钩上焊接了刚性延长杆,可以通过延长杆远距离操控吊钩,使得吊钩可以在极短时间内精准定位,从而实现远距离快速挂钩物品,本实用新型的效果非常明显,高温环境下远距离挂钩时间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与人工近距离手动挂钩效果无差异,适合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吊环;2、铁链;3、吊钩;4、延长杆。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所述的一种远距离人工挂钩的吊钩,包括吊环1、铁链2、吊钩3和延长杆4,所述吊环1的上端连接起重设备,在吊环1的下端通过铁链2设有吊钩3,所述铁链2的中部设有用于测量被吊物重量的重量传感器,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当被吊物重量超过预设重量时,传感器会将信号发送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通过声源发出报警;在所述吊钩3的挂钩的背部设有延长杆4,所述延长杆4的一端焊接在吊钩3挂钩的背部,延长杆4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或多角形,其中优选圆形;延长杆4的另一端设有便于手握的把手,所述把手可以选用耐高温的硅胶材料,在把手上设有防滑槽形成所述的远距离人工挂钩的吊钩。
本实用新型中吊钩3向上与吊环1通过铁链2进行软连接,可以实现吊钩3的自由摆动;吊钩3向左与刚性延长杆4进行焊接硬连接,大大延伸了操控距离,可以通过操控延长杆4实现吊钩3极短时间内的远距离精准定位。其中,铁链2和延长杆4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环境适当延长。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将吊环1挂在天车等起重设备的吊钩上;
2、人操控延长杆4将吊钩3迅速挂在需要吊运的物品上;
3、人松开延长杆4,由起重设备吊运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已应用于内径Φ5m地下井式高温电炉内吊取物品。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将吊环1挂在天车的吊钩上;
2、打开电炉盖,操作工手持延长杆4迅速将吊钩3钩挂在热处理物品上;
3、操作工松开延长杆4,将物品吊出电炉。
挂钩时间可以控制在3s以内,物品出炉总时间可以控制在10s以内。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已应用于5m×3m×2m箱式高温电炉内钩取物品。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将吊环1挂在拖车上;
2、打开电炉门,操作工手持延长杆4迅速将吊钩3钩挂在热处理物品上;
3、操作工松开延长杆4,将物品拖出电炉。
挂钩时间可以控制在3s以内,物品出炉总时间可以控制在10s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29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搪瓷钢板烧成组合挂钩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