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速车用减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2907.7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3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尼尔斯·尼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比尔(厦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06 | 分类号: | B60T1/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26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速 减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机动车,特别是涉及一种低速车用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的减速装置就是可以减慢车速的机械制动装置,如,汽车上的减速器,就是汽车刹车踏板在方向盘下面,踩住刹车踏板,则使刹车杠杆联动受压并传至到刹车鼓上的刹车片卡住刹车轮盘,使汽车减速或停止运行。各种非机动车,如轮椅,在行进过程中,也需要刹车装置,以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因此,在各种低速车上都会安装减速装置。传统的减速装置结构大都可靠性较差、减速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减速效果好的低速车用减速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低速车用减速装置,包括刹车基座、第一刹车夹、第二刹车夹、刹车衬套、弹簧线、刹车杆;所述的第一刹车夹和第二刹车夹皆呈半圆形,第一刹车夹和第二刹车夹的顶部通过销钉铰接并通过销钉铰接在刹车基座的上部,第一刹车夹和第二刹车夹的半圆形中部相对而设,形成一个抱紧轮轴的锁紧孔,在第一刹车夹和第二刹车夹的外侧皆设有一个固定孔,第一刹车夹和第二刹车夹的下部皆设有一个向下敞开的缺槽;所述的弹簧线两端分别插置在第二刹车夹和第一刹车夹的固定孔内;所述的刹车杆由杆体、调节螺母、固定块组成,所述的固定块固设在杆体的前端,调节螺母螺接在杆体的中部,杆体前端依次穿过刹车基座上的刹车孔、第二刹车夹和第一刹车夹上的缺槽,固设于杆体前端的固定块与第一刹车夹顶靠,调节螺母与第二刹车夹顶靠;在第一刹车夹和第二刹车夹内环面上皆装有刹车衬套。
所述的弹簧线弯折成矩形槽状。
所述的刹车基座的一角沿水平方向延伸出一块挡块,在该挡块上开设供刹车杆穿过的刹车孔。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刹车功能主要是靠刹车杆驱动第一刹车夹和第二刹车相对摆动而抱紧轮轴实现的,完全为机械动作,可靠性较高;刹车杆可产生较大的驱动力,减速效果较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正常行驶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刹车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低速车用减速装置,包括刹车基座1、第一刹车夹2、第二刹车夹3、刹车衬套4、弹簧线5、刹车杆6、销钉7。
所述的刹车基座1的一角沿水平方向延伸出一块挡块11,在该挡块11上开设供刹车杆6穿过的刹车孔12。
所述的第一刹车夹2和第二刹车夹3皆呈半圆形,第一刹车夹2和第二刹车夹3的顶部通过销钉7铰接并通过销钉7铰接在刹车基座1的上部,第一刹车夹2和第二刹车夹3的半圆形中部相对而设,形成一个抱紧轮轴的锁紧孔,在第一刹车夹2和第二刹车夹3的外侧皆设有一个固定孔21、31,第一刹车夹2和第二刹车夹3的下部皆设有一个向下敞开的缺槽22、32。
所述的弹簧线5弯折成矩形槽状,其两端分别插置在第二刹车夹2和第一刹车夹3外侧的固定孔21、31内。
所述的刹车杆6由杆体61、调节螺母62、固定块63组成。所述的固定块63固设在杆体61的前端,调节螺母62螺接在杆体61的中部,杆体61前端依次穿过刹车基座1上的刹车孔12、第二刹车夹3和第一刹车夹2上的缺槽32、22,固设于杆体61前端的固定块63与第一刹车夹2顶靠,调节螺母62与第二刹车夹3顶靠;在第一刹车夹2和第二刹车夹3内环面上皆装有刹车衬套4。
通过调节螺母62可调整刹车杆6的预紧力,改变刹车衬套4与轮轴1的摩擦力,从而控制车辆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如图3、图4所示,当拉动刹车杆6,第一刹车夹2和第二刹车夹3夹紧,装在第一刹车夹2和第二刹车夹3上的刹车衬套4与轮轴10(如图5所示)产生巨大的摩擦力,达到刹车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比尔(厦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恩比尔(厦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29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单软轴控制双制动轮毂的驻车制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动客车快换设备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