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丸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2037.3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6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楯冈康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铸 |
主分类号: | B24C3/28 | 分类号: | B24C3/28;B24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装置 | ||
1.一种喷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丸处理装置具有:
外壳;
轴置在所述外壳上的至少的驱动辊、张紧辊以及从动辊;
拉接在这些辊之间旋转行进,具有规定的宽度的环形带;
一对侧鼓,该对侧鼓分别轴置在所述外壳上,以规定的周长与所述环形带相抵接,形成在所述环形带上且在所述驱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之间用于装载被研扫部件的被研扫部件装载部;
施加规定的张力给所述环形带的辅助张紧辊、以及介由所述环形带设置在所述侧鼓的下方的同时支承所述环形带,且与所述从动辊联动的辅助辊;以及
安装在所述从动辊以及所述辅助辊之间的臂,
所述喷丸处理装置构成为:
通过所述辅助辊的动作介由所述臂,所述从动辊能够在装载所述被研扫部件的装载位置和放出研扫部件的放出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装载位置,抬起所述从动辊的宽度方向的前缘部至、所述环形带和所述侧鼓的抵接开始地点比被搅拌的所述被研扫部件的落下地点更上方的位置,在所述放出位置降下所述前缘部,
通过在正转方向上旋转行进的环形带来搅拌同时研扫投入到所述被研扫部件装载部中的被研扫部件的同时,使所述环形带在逆转方向上旋转,能够将研扫后的所述被研扫部件从所述从动辊侧的所述环形带的缘部侧放出;
所述喷丸处理装置具备调整所述环形带的宽度方向的倾斜的倾斜调整结构,所述倾斜调整结构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滑动的可动板以及使所述可动板滑动的驱动装置,同时将所述辅助张紧辊轴置在所述可动板上,通过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来滑动所述可动板,介由所述可动板来移动所述辅助张紧辊,对通过所述辅助张紧辊来支承的所述环形带的倾斜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调整结构具有将一端部固定在所述外壳上的第一固定部以及将另一端部固定在所述可动板上的第二固定部,并且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配设有由使所述第二固定部对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对地移动的连接部件构成的可动板滑动装置,以及,
所述可动板,具有轴置所述辅助张紧辊的轴端部的轴承部件,通过所述滑动板的滑动装置的驱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可动板一同滑动,使轴置在轴承部件上的所述辅助张紧辊移动,其中所述轴承部件配设在可动板上,调整辅助张紧辊相对于所述环形带的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板滑动装置的第一固定部以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含有支架以及螺母,所述连接部件由与所述螺母螺接的螺纹状部件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辊与具备驱动杆的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驱动杆介由所述臂在所述装载位置以及所述放出位置之间驱动从动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驱动辊由辊本体、从所述辊的端部突出的支轴、以及设置在所述辊本体的两个端部上的一对法兰形成,所述环形带能够以所述环形带的侧缘部与所述法兰的相对的内侧面抵接行进的同时,如果行进中的所述环形带在宽度方向上偏移,则所述环形带的所述侧缘部与所述法兰的所述内侧面抵接的同时修复该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铸,未经株式会社日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20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切换式磨料射流喷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音智能储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