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盖填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60588.6 | 申请日: | 2014-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3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 发明(设计)人: | 川崎贵士;林洋树;片冈幸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皮拉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J15/22 | 分类号: | F16J15/2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朱龙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盖 填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为泵或阀等流体设备的密封部件而使用的压盖填料。
背景技术
作为为了防止来自旋转轴的泄漏而被使用的压盖填料,大多使用带状的所谓的编织填料,该编织填料通过各种的织法编织石棉纤维或玻璃纤维等无机纤维并使其含浸润滑剂等或者进行了表面处理。
另外,将碳纤维或者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作为原材料的编织填料也被大量地生产,压盖填料的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以及耐磨损性等特性也大幅度提高。作为这样的以往例,公知专利文献1或2的实用新型。
在这种压盖填料中,存在纱线的移动路径数(针织纱路径数)为4的压盖填料,详细来说,该压盖填料由编织多个纱线而成的带状体形成,被设定成具有方形截面且截面上的纱线的方向与对角线平行,并且纱线的移动路径数被设定为4(参照专利文献3)。
在这样的编织填料中,通常,在将所述带状体装填到泵的底部的情况下,在切断成带状体规定的长度之后,以使其端部和端部结合的环状(圆环状的形状)的状态,即作为压盖填料插入。在进行该插入时,在带状体的4个侧面中的成为被插入的压盖填料的内周面的侧面上,纱线向内径中心侧(径内侧)挠曲并突出的倾向较多。
该突出成为内周面的凹凸部分,给作为与杆(轴)接触的面的平面度带来不良影响,其结果是,还存在由于泄漏而导致对密封性能带来不良影响的可能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0369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5-03987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昭63-06757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盖填料,由编织多个纱线而成的带状体构成,并且设定成具有方形的截面,所述截面上的所述纱线的方向与对角线平行,并且所述纱线的移动路径数为4个,其中,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作为更不易泄漏的结构改善了密封性。
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是一种压盖填料,由编织多个纱线1而成的带状体2构成,并且被设定成具有方形的截面,所述截面上的所述纱线1的方向与对角线平行,并且所述纱线的移动路径数为4个,
其特征在于,被编织成在所述带状体2的侧面2a~2d上露出的所述纱线1的交叉角度α在四个所述侧面2a~2d中的相互相邻的侧面彼此上不同的状态。
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压盖填料中,将所述带状体2卷曲,以使四个所述侧面2a~2d中的成为内周面的侧面2c的所述交叉角度α比成为与其相邻的侧周面的侧面2b、2d的所述交叉角度α大。
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压盖填料中,在四个所述侧面2a~2d中的相互相对的侧面彼此上,所述纱线的交叉角度α被设定成相互相同。
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记载的压盖填料中,在所述带状体2中的相邻的所述侧面彼此上形成的角部13上,配置有从所述相邻的侧面彼此中的一个所述侧面2c向另一个所述侧面2d连续的纱线1。
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记载的压盖填料中,所述纱线1含浸有润滑剂。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能够得到以下效果。在带状体的侧 面上,纱线的交叉角度大时,露出纱线长变短,纱线的交叉角度小时,露出纱线长变长(参照图3)。因此,在将带状体卷曲作为压盖填料时,若使交叉角度大的侧面成为内周面,则能够使由卷曲带状体产生的内周面上的向径内侧的挠曲带来的突出小到能够忽略的程度。
因此,在装填到泵的底部的情况下,与杆(轴)接触的面即内周面的平面度与以往相比被改善,能够提高密封性能。也就是说,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作为更不易泄漏的结构,能够改善密封性。
根据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由于成为内周面的侧面的交叉角度比成为与其相邻的侧周面的侧面的交叉角度大,所以具有能够可靠地发挥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的所述效果的优点。
而且,压盖填料的侧周面由带状体上的交叉角度小的侧面形成,因此侧周面上的露出纱线长度长,在卷曲带状体作为压盖填料时,通过侧周面上的向径内侧的挠曲产生成为较明显的凹凸状的突出。该凹凸状的突出与相邻的压盖填料的侧周面咬合,还能够发挥产生相互止转作用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皮拉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皮拉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05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炉头燃料控制阀
- 下一篇:一种压滤机用防漏油密封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