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54833.2 | 申请日: | 2014-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8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阳一;神山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F13/496 | 分类号: | A61F13/496;A61F13/49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短裤 吸收性 物品 | ||
1.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外包体,其包括在穿着时配置于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区域和在穿着时配置于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区域;和吸收性主体,其固定于该外包体的内侧,并且具有纵长的吸收体,所述腹侧区域和所述背侧区域各自的两侧缘部接合,形成有一对侧封部、腰部开口部和一对腿部开口部,其中,
所述外包体是在肌肤相对面侧的内层片材部件和非肌肤相对面侧的外层片材部件之间,在所述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纵向上间断地配置多个以沿所述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横向伸长的状态配置的弹性部件而形成的,
所述内层片材部件具有多个内侧开孔部,所述外层片材部件具有多个外侧开孔部,
所述外包体中,所述内侧开孔部和所述外侧开孔部混合存在而配置在彼此不重叠的位置,
着眼于一个所述弹性部件时,夹着该弹性部件而配置于所述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纵向的上侧相邻区域(UT)的所述内侧开孔部和所述外侧开孔部的总数,与配置于该纵向的下侧相邻区域(DT)的所述内侧开孔部和所述外侧开孔部的总数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包体至少在背侧区域中,所述内侧开孔部和所述外侧开孔部混合存在而配置在彼此不重叠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包体中所述内侧开孔部和所述外侧开孔部交替地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作为弹性部件配置区域的腹侧区域和背侧区域的各区域中,所述内侧开孔部和所述外侧开孔部在纵向交替地配置而成为相互不重叠的位置,在横向也交替地配置而成为相互不重叠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作为非弹性部件配置区域的裆部区域,所述内侧开孔部和所述外侧开孔部在横向交替地配置而成为相互不重叠的位置,并且配置在相对于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横向延伸的中心线线对称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开孔部和所述外侧开孔部分别包括:配置于作为弹性部件配置区域的腹侧区域和背侧区域的各区域中的第一内侧开孔部和第一外侧开孔部;和配置于作为非弹性部件配置区域的裆部区域的第二内侧开孔部和第二外侧开孔部,
在作为所述弹性部件配置区域的腹侧区域和背侧区域的各区域中,在纵向间断地配置的弹性部件之间,一个一个交替地配置有所述第一内侧开孔部和所述第一外侧开孔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纵向间断地配置的所述弹性部件之间,至少配置有所述内侧开孔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开孔部和所述外侧开孔部分别是在所述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纵向上较长的形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开孔部和所述外侧开孔部形成为俯视时在纵向上较长的楕圆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开孔部形成为图案花样。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包体形成为从所述腹侧区域直至所述背侧区域,
在没有配置多个所述弹性部件的非弹性部件配置区域中的所述内侧开孔部和所述外侧开孔部,与在配置有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部件配置区域中的所述内侧开孔部和所述外侧开孔部相比,开孔面积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开孔部和所述外侧开孔部分别包括:配置于作为弹性部件配置区域的腹侧区域和背侧区域的各区域中的第一内侧开孔部和第一外侧开孔部;和配置于作为非弹性部件配置区域的裆部区域的第二内侧开孔部和第二外侧开孔部,
所述非弹性部件配置区域中的所述第二内侧开孔部和所述第二外侧开孔部的开孔面积相对于所述弹性部件配置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内侧开孔部和所述第一外侧开孔部的开孔面积的比为2以上50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48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