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4633.7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2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爱国;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中科捷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1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石敏 |
地址: | 835499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属于风能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量巨大,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风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而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
风力发电机组,大体上可分风轮(包括尾舵)、发电机和铁塔三部分。风轮是把风的动能转变为机械能的重要部件,它由两只(或更多只)螺旋桨形的叶轮组成。当风吹向叶片时,叶片上产生气动力驱动风轮转动。叶片的材料要求强度高、重量轻,目前多用玻璃钢或其它复合材料(如碳纤维)来制造。
由于风力发电机需要安装在空旷地区的高空,夏天雷击会对风力发电机叶片造成损坏,因此风力发电机叶片的避雷成为发展风电的重要课题。目前风电防雷技术通常采用叶片避雷结构,中国专利文献《风力发电机叶片避雷器》(CN 203098162 U)及《齿盘式风力发电避雷器》(CN 101598114A)等公开的风电避雷装置均采用叶片避雷结构;但雷雨天气一般都伴随着大风,此时叶片处于高速旋转状态,叶片尖端的避雷装置接受雷电效果不是很好;另一方面,叶片经常处于旋转状态,对于避雷针及电缆的稳定性会产生影响;且采用叶片避雷常需要每个叶片上都设置避雷装置,造成设备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避雷装置稳定的风力发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力发电机,包括叶片、尾翼、发电机和塔架,所述叶片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泡沫塑料,所述叶片表面涂有绝缘涂层和耐腐蚀涂层,所述叶片为扭转的机翼状或扭转的平板状,所述叶片前后两端扭转的角度为10~30°;所述尾翼上设有避雷装置,所述避雷装置包括位于尾翼顶端的避雷器、接收器和电缆,所述避雷器为倒立的“V”字形,避雷器下端通过螺钉与接收器一端连接,接收器另一端与电缆一端连接,电缆另一端与塔架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小型风力发电机。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叶片前后两端扭转的角度为20°。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避雷器为铝镁铜合金压铸成的片状。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接收器与所述避雷器和电缆连接处均采用密封胶密封。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绝缘涂层包含偏磷酸铝。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耐腐蚀涂层为含有聚脲涂料或聚氨酯的涂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避雷器位于尾翼上,改变了传统的叶片避雷结构,因此只需设置一组避雷装置,避免设备浪费;而且还避免了由于叶片的不断转动使避雷装置稳定性变差等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尾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向的截面图。
上述附图的附图标记如下:
叶片1,空腔11,尾翼2,避雷器21,接收器22,螺钉23,电缆24,发电机3,塔架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包括叶片1、尾翼2、发电机3和塔架4,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的尾翼2上设有避雷装置,避雷装置包括避雷器21、接收器22和电缆24,所述避雷器21为倒立的“V”字形,避雷器21下端通过螺钉23与接收器22一端连接,接收器22另一端与电缆24一端连接,电缆24另一端与塔架4连接,进而将雷电导入地下。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的叶片1内部设有空腔11,所述空腔11内填充有泡沫塑料,所述叶片1表面涂有绝缘涂层和耐腐蚀涂层,所述叶片1为扭转的机翼状,所述叶片1前后两端扭转的角度为10°
在本实施例中,避雷器21为铝镁铜合金压铸成的片状,接收器22与避雷器21和电缆24连接处均采用密封胶密封,叶片1涂覆的绝缘涂层包含偏磷酸铝。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叶片1为扭转的平板状,所述叶片1前后两端扭转的角度为30°。
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机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方式得到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中科捷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疆中科捷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46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塞式压力计中的预压泵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嵌入式电控单体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