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字式智能配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4418.7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1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罗必林;曾亚勤;慕立俊;巨亚锋;杨海恩;于九政;王子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邱志贤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式 智能 配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井注水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式智能配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油田主要采用注水方式开发,并且注水主要采用分层方式进行;成熟的分层注水技术主要有空心、同心集成、常规偏心、桥式偏心分注技术;成熟的配套测调技术主要有钢丝作业测调技术、电缆作业测调技术。空心分注技术采用空心配水器进行层配水,采用钢丝作业携带流量计进行流量测试,通过更换安装在中心通道配水芯子上的水嘴的方式进行流量调节,然而该空心分注技术受其工艺方法限制,更换下层水嘴时要先捞出上层配水芯子,因此该技术测试投捞工作量随分注层数的增加而急剧增加,不适用于分层过多的井。同心集成配水技术采用集成式配水器进行分层配水,钢丝作业携带流量计进行流量测试,通过更换配水芯子调节水量。以上两种分注技术只能进行合层压降测试。常规偏心分注技术采用偏心配水器进行分层配水,可以采用钢丝携带流量计进行测试及投捞偏心配水堵塞器调换水嘴方式进行调配,也可以采用电缆携带井下测调仪,实时进行流量的测试与调配,可以采用钢丝投送偏孔堵塞式压力计进行分层压力测试。桥式偏心分注技术采用桥式偏心配水器进行分层配水,钢丝携带流量计进行测试时,既可以采用非集流方式也可以采用集流方式,通过投捞偏心配水堵塞器调换水嘴方式进行调配,同时也可以采用电缆携带井下测调仪,实时进行流量的测试与调配,另外,桥式偏心分注技术既可以采用钢丝投送偏孔堵塞式压力计进行分层压力测试,也可以采用钢丝投送中心通道测试密封段方式进行瞬时关井分层压力测试。
但是,国内目前成熟的分注技术不可避免的进行钢丝或电缆作业进行流量的测试与调配;单次调配结束后不能再对井下单层注水情况进行测试,调配合格后,持续有效期较短;分层压降测试不可避免要进行钢丝投捞作业,且可靠性低;目前各种分注技术均无法实现对单层累积注入量的监测,不能准确分析小层动态。
随着国内高含水期油藏、低渗油藏、超低渗油藏开发规模的加大,对注水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对储层认识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了能对储层注好水,需要提高分注技术水平,提高作业效率,需要对储层进行精细监测与分析,而目前的分注技术无法满足要求。
中国专利CN91577A公开了一种智能测调控制器,可以实现自动验、测、调、检过程在井下一次完成,免去测调投捞作业,解决了投捞方式进行调配、测试效率低、工作量大的问题;但是不能进行试井、监测等目的。
中国专利CN1787873A公开了一种注水井智能配注工艺方法,用来解决油田注水井测调中要对可调堵塞器的反复投捞和反复调节,降低了测试工作量,时间可以监测记录注入层的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但是,该实用新型没有说明其是否可能进行实时注量的测试与调配,是否可能进行压降试井及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与可重复性。
中国专利ZL2006611664.2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调配流量配水器,一次入井即可实现自动验、测、调、检过程一次完成,在施工过程根本不用进行投捞作业,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施工作业利用投捞方式进行配产、测试效率低、工作量大的问题,但不能进行流量的累积监测及压降试井。
中国专利10531143U公开了一种注水井智能配水器,省略了钢丝投捞测试与调配,同时能够在井下实时监测与记录单层瞬时流量及累计注入量,可以实时监测储层压力并进行井下关井分层压力测试,但该实用新型采用的孔板差压流量计无保护装置易损坏,无法长期在井下稳定工作,且不能实现井下分层智能轮注。
上述实用新型或不能进行井下流量的实时测试与调配,或不能进行储层注入量的监测,或不能保证井下长期稳定有效,并且上述实用新型不能进行井下关井压降测试,或不能进行井下智能分层轮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井下配水器不能实时测试、调配,且其中流量计无保护装置易损坏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字式智能配水器,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压力监测仪、流量调节系统、流量测试仪、供电装置、无线通讯系统、中央控制CPU系统、外筒、液流通道、密封接头、中心管、通讯天线;
所述中心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接头和下接头,中心管连通上接头和下接头的中心孔形成液流通道;
所述上接头连接压力监测仪、流量调节系统、流量测试仪上端、无线通讯系统和中央控制CPU系统,所述压力监测仪、流量调节系统、流量测试仪、无线通讯系统和中央控制CPU系统环绕在中心管端部周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44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