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绝缘结构的高压直流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4311.2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8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陈文杰;陈恩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慧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田欣欣;李雪花 |
地址: | 5327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绝缘 结构 高压 直流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电缆领域,具体涉及的是带有绝缘结构的高压直流电缆。
背景技术
无论是陆地或者海底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通常使用的是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的绝缘材料为浸渍了高电阻高粘度浸渍剂的纸或者纸-聚丙烯-纸复合材料,另外添加增稠剂。但是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缺点之一就是电缆内部浸渍液发生迁移。高压电流通过电力电缆时,电缆发热,浸渍剂粘度下降并且发生热膨胀程度大于电缆内部其他部件,导致浸渍剂向外渗透,屏蔽层受力变形。因此,电缆绝缘层上设有微孔洞,却增加了漏电和穿孔的危险。由于上述缺点,油浸纸绝缘层正逐渐被新型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替代。但是目前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仅用于交流电输送,没有用于直流电输送电缆上,原因之一就是直流电通过电缆时绝缘层上空间电荷的积累,空间电荷的积累会导致局部电场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带有绝缘结构的高压直流电缆,解决目前电缆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作为直流电缆过程中产生的空间电荷积累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有绝缘结构的高压直流电缆,包括导体、半导电导体内层、绝缘层、半导电导体外层、金属屏蔽、外护套。
半导电导体内层包裹导体,所述半导电导体内层外套有绝缘层,绝缘层外 包覆有半导电导体外层,所述半导电导体外层外套有金属屏蔽,外护套包覆金属屏蔽。半导电导体外层和半导电导体内层均由聚烯烃底聚合物组成。所述半导电导体内层设有导电填充物,导电填充物嵌入导体内固定导体。所述外护套由热塑性材料制成。
所述绝缘层内表面设有至少一层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以液体状态涂抹在绝缘层内表面,也可以以粉末状设置在绝缘层内表面。
所述半导电导体内层、绝缘层、半导电导体外层、金属屏蔽、外护套之间厚度比例为2:10:1:2:4。
作为优选,导体为铜或者铝制金属导线。
作为优选,半导电导体内层填充物为碳黑。
作为优选,电缆外设有外部保护结构,防止电缆收到挤压变形。
作为优选,绝缘层是由交联或者不交联的聚乙烯组成。
作为优选,导体可承受35KV以下的电压。
作为优选,绝缘层厚度为11mm或者根据实际电压情况选择厚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有效减少使用交联聚乙烯材料作为绝缘直流电电缆绝缘层时积累的空间电荷。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绝缘结构的高压直流电缆轴测图。
其中:2、导体,3、半导电导体内层,4、绝缘层,5、半导电导体外层,6、金属屏蔽,7、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带有绝缘结构的高压直流电缆,包括导体2、半导电导体内层3、绝缘层4、 半导电导体外层5、金属屏蔽6、外护套7。
半导电导体内层3包裹导体2,所述半导电导体内层3外套有绝缘层4,绝缘层4外包覆有半导电导体外层5,所述半导电导体外层5外套有金属屏蔽6,外护套7包覆金属屏蔽6。半导电导体外层5和半导电导体内层3均由聚烯烃底聚合物组成。所述半导电导体内层3设有导电填充物,导电填充物嵌入导体2内固定导体2。所述外护套7由热塑性材料制成。
所述绝缘层4内表面设有一层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以液态涂抹在绝缘层内表面。
所述半导电导体内层3、绝缘层4、半导电导体外层5、金属屏蔽6、外护套7之间厚度比例为2:10:1:2:4。
具体实施中,导体2为铜或者铝制金属导线。
具体实施中,半导电导体内层3导电填充物为碳黑。
具体实施中,电缆外设有外部保护结构,防止电缆收到挤压变形。
具体实施中,绝缘层4是由聚乙烯组成。
具体实施中,导体2可承受35KV以下的电压。
具体实施中,绝缘层4厚度为1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慧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南慧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43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