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车自动化快速运行控制装置及其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4190.1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0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广道;陈焕军;孙建峰;丁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锦纶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0 | 分类号: | B65G4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张慧清 |
地址: | 223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 自动化 快速 运行 控制 装置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行车自动化快速运行控制装置及其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行车操作时,首先需要一名员工操作上位机,用于记录生产数据,例如,型号,产量,一卷布的重量。在纺车完成一卷布的生产后,由两名工人人工操作行车行进至该纺车车位,将挂钩固定在中轴两侧,吊起这一卷布,再将中轴中间的细长轴取出。由织布工人剪布,将布头缝好。然后运至称重处,放下布进行包装,换至称重行车,固定好后称重,行车上的重量传感器将重量数据无线传输至接收器上显示,工人贴上标签,记录数据。最后,换另一部运行行车,将包装好的布运至仓库存放。
现在的行车操作需要两名操作行车的工人全程跟随,还需要散步行车协同运行,才能完成整个过程,且过程比较复杂繁琐,成本高,同时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行车自动化快速运行控制装置及其行车,节省人力,节约了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行车自动化快速运行控制装置,包括主处理器、执行器、上位机、红外遥控器以及传感器,所述执行器、上位机、红外遥控器、传感器均与主处理器相连接;所述主处理器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以及信号接收传输模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处理器采用的芯片型号为TMS2812。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感器包括重量传感器和定位传感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红外遥控器包括显示屏、上按键、下按键、左按键、右按键、前按键、后按键、顺时针旋转90度按键、逆时针旋转90度按键、启动按键以及停止按键。
一种基于所述的控制装置的行车,包括车身、液压杆、限位槽、油压顶、链条、升降杆、第一圆盘、第二圆盘、支撑杆、托板、电机,所述限位槽、电机固定于车身;所述油压顶位于限位槽底部,且与液压杆相连接;所述油压顶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圆盘,所述链条的一端与车身相连、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圆盘与升降杆相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一端与第二圆盘的中轴相连,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支撑杆,并保持水平;所述第二圆盘设置于限位槽中,并可沿着限位槽上下转动;所述支撑杆与托板垂直连接,且托板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托板远离支撑杆的一端的端头设置有定位传感器,且托板的中部下方设置有重量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可以上位机操作、遥控器操作、人工手动操作三种操作方式,使行车在高效的前提下有更好的灵活性;
2. 行车的工作状态以及传感器得到的数据都可由主处理器传输至上位机显示及保存,操作更加方便直观,数据获得快且可保存;
3. 节省人力,节约了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红外线遥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行车自动化快速运行控制装置,包括主处理器1、执行器2、上位机3、红外遥控器4以及传感器5,所述执行器2、上位机3、红外遥控器4、传感器5均与主处理器1相连接;所述主处理器1包括电源模块11、控制模块12以及信号接收传输模块13;所述主处理器1采用的芯片型号为TMS2812;所述传感器5包括重量传感器51和定位传感器52。
所述执行器2在各个方向上控制电机A11和托板A10;所述重量传感器51用于称重,所述定位传感器52用于确定行车位置以及准确托起布匹。
如图2所示,所述红外遥控器4包括显示屏41、上按键42、下按键43、左按键44、右按键45、前按键46、后按键47、顺时针旋转90度按键48、逆时针旋转90度按键49、启动按键410以及停止按键4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锦纶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淮安锦纶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4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