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结构持载加固的二次受力加载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3492.7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9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罗素蓉;郑建岚;吴文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结构 加固 二次 加载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结构持载加固的二次受力加载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梁二次受力加载试验大多采用梁正面安放后施加初始荷载,而采用该方法进行增大截面法加固时往往会导致梁受拉截面加固困难,持荷下浇筑、养护困难以及加载困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增大截面加固时梁受拉截面加固困难,持荷下浇筑、养护困难以及加载困难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梁二次受力加载试验装置,该装置属于平面试验装置,该装置不仅试件安装方便,而且施加荷载准确,加载效果理想。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便于结构持载加固的二次受力加载试验装置,包括与刚性地面固定连接的基座,所述基座两旁侧均设置有承力架,所述承力架下部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与刚性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承立架上设置有与刚性地面平行的横梁,所述横梁上倒挂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垂直于刚性地面,所述千斤顶上设置有力传感器,所述千斤顶与基座之间设置有试验梁,所述试验梁与千斤顶及基座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与刚性地面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为,在与刚性地面的相对应的支座处固定刚性连接板,支座通过地脚螺栓及螺杆同刚性地面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通过螺栓与承立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千斤顶为机械千斤顶,所述千斤顶通过螺栓与横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通过加载装置对试验梁施加初始荷载,并维持初始荷载恒定的条件下对试件进行U型增大截面法加固,充分模拟实际结构在初始受力下进行加固的工况,能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构件的受弯和受剪加固试验,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试验参数及结果对比;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计算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力图。
图中:
1-基座;2-承力架;3-横梁;4-千斤顶;5-力传感器;6-支座;7-地脚螺栓;8-螺杆;9-刚性地面;10试验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便于结构持载加固的二次受力加载试验装置,包括与刚性地面9固定连接的基座1,所述基座1两旁侧均设置有承力架2,所述承力架2下部设置有支座6,所述支座6与刚性地面9固定连接,所述承立架2上设置有与刚性地面9平行的横梁3,所述横梁3上倒挂有千斤顶4,所述千斤顶4垂直于刚性地面9,所述千斤顶4上设置有力传感器5,所述千斤顶4与基座1之间设置有试验梁10,所述试验梁10与千斤顶4及基座1铰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座6与刚性地面9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为,在与刚性地面9的相对应的支座6处固定刚性连接板,支座6通过地脚螺栓7及螺杆8同刚性地面9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3通过螺栓与承立架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千斤顶4为机械千斤顶,所述千斤4顶通过螺栓与横梁3连接。
具体实施方法,步骤如下:
(1)在刚性地面9上设置基座1;
(2)用H型钢制作承力架2,在其底部支座6处开设圆孔;
(3)通过地脚螺栓7及螺杆8将承力架2与刚性地面9牢固连接;
(4)用H型钢制作横梁3,通过螺栓使其与承力架2连接;
(5)通过螺栓将千斤顶4与横梁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4)中,所述横梁3与刚性地面9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5)中,所述千斤顶4为机械千斤顶。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正确性,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了9根二次受力加固梁试验,其数据情况附图3所示,其中l=3m,a=0.2m,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试验采用原理公式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计算简图及本实用新型的内力图如附图4、5所示,图中A、B、C、D、E、F、G为试验梁上的不同点,P为集中荷载,g为钢筋混凝土梁线荷载,l为长度,a为长度。
由附图3的误差值可知,所有试件的及均在5%以内,表明了该反向施加初始力的试验装置与正向施加初始荷载相比,其结果具有可靠性。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34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万能材料试验机的恒温单轴拉伸加载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境监测样本采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