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1723.0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6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符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符一萍 |
主分类号: | B07B11/02 | 分类号: | B07B11/02;H01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3177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风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护铜米机振床与围墙之间气流外泄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铜、铝、塑料等电线电缆主要材料由开采速率计,可以开采30年,而我国的同资源可开采时间为7年,因此针对废旧电线电缆淘汰所带来的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矛盾,开展以废旧电线电缆为主的第七类固废中金属铜、铝、铁的资源以及其他非金属资源的无害化、高效回收再生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铜米机就是用于对废旧铜线粉碎将铜于塑料分离的机械。由于分离出来后的铜像米粒一样,因此称为铜米机。铜米机属于环保机械的一种。
市场上的铜米机通过破碎装置将铜线粉碎后装到收集容器内,再将容器内的碎铜线经分离装置产生的气流将塑料和铜粒分离出来,在分离时集尘器收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效防止机器工作时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但是实际操作中气流经吹风通道穿过围墙后进入振床,气流起到分离作用,却在经过两者之间时容易从间隙空间外泄出去,造成气流减弱,分离效率地下,会相应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目前,解决振床与围墙之间的防风问题是市场上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提高生产效率的防风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防风装置,包括围墙和设于围墙出风口一侧的振床,围墙的侧端面上设有墙孔,振床朝向围墙一端设有突条,该突条上设有通孔,在于所述围墙与振床之间设有一防风装置,该防风装置包括挡风单元和压条,压条与挡风单元的上端相抵靠。
现有的振床与围墙之间是没有设置防风装置的,吹过的气流会减弱,影响分离效果,本实用采用在前两者之间设置防风装置,通过由挡风单元进行连接振床和围墙,保证了气流的强度不会减弱,相当于提高具有振床和围墙的设备的吹风效率,相应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的挡风单元由厚度为1-3mm的布或橡胶制成,该挡风单元也可以由橡胶制成,优选地由布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设挡风单元的下端与围墙的墙孔进行螺钉固定,且挡风单元的上端置于压条与突条之间进行固定的方式,保证气流不会从振床与围墙之间泄露出去,提高吹风效率,相应地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防风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100、围墙;110、墙孔;200、振床;210、突条;211、通孔;300、挡风单元;400、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防风装置,包括围墙100和设于围墙100出风口一侧的振床200,围墙100的侧端面上设有墙孔110,振床200朝向围墙100一端设有突条210,该突条210上设有通孔211,在于所述围墙100与振床200之间设有一防风装置,该防风装置包括挡风单元300和压条400,压条400与挡风单元300的上端相抵靠,挡风单元300的上端和压条400均设有与所述通孔211相对应的螺孔,将挡风单元300的上端抵靠在突条210上并用压条400进行加固,锁上螺钉,且挡风单元300的下端设有与围墙100的墙孔110相对应的孔槽,进行螺钉固定,本实用新型所设挡风单元300的下端与围墙100的墙孔110进行螺钉固定,且挡风单元300的上端置于压条400与突条210之间进行固定的方式,保证气流不会从振床200与围墙100之间泄露出去,提高吹风效率,相应地提高生产效率。
挡风单元300由厚度为1mm,2mm或3mm的布制成,采用布制成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符一萍,未经符一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17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