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氢蒸汽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8310.7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2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罗凯锋;惠静;朱兆军;唐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新弘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氢 蒸汽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氢蒸汽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清洗领域使用最多的是卤代烃清洗剂,因其具有清洗能力强、不燃烧、干燥快、易蒸馏再生的优点被广泛使用;但使用中对人的毒害较重、对环境有破坏臭氧层的问题和对环境会带来许多危害,属于限期淘汰的ODS产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各种替代产品和替代技术应运而生。其中,碳氢溶剂就是一种很好的替代产品,不仅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而且具有清洗性能好、毒性低、可彻底挥发不留残迹、对被清洗材料安全、蒸发损失小、不破坏臭氧层、碳氢系列清洗剂不含氯离子、价格便宜、适合超声波、脱气超声波、真空清洗等。逐步成为一类重要的工业清洗剂之一,被广泛的应用在五金、首饰、钟表、电镀、电子、电气、液晶、半导体等行业。
大多数碳氢系清洗剂经过蒸馏可再循环利用,因此需要对清洗机各槽排放出来的碳氢溶剂进行回收。现有的碳氢收集装置一般都将真空泵接于冷热交换器之后,其存在的不足就是,不能对真空泵运转过程中的排放损失有效收集,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碳氢蒸汽收集装置,用以收集在真空干燥过程和真空泵抽真空排放过程所蒸发的碳氢蒸汽,以达到最大程度上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碳氢蒸汽收集装置,包括真空干燥槽、真空泵和冷热交换器,所述真空干燥槽与真空泵、冷热交换器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真空干燥槽、真空泵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抽空阀,所述冷热交换器通过冷凝液收集管与收集槽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干燥槽与抽空阀之间设置有破空阀。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干燥槽顶部开口,所述开口上盖合有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通过气缸驱动并压附在所述真空干燥槽上。
真空干燥槽,是用来产生碳氢蒸汽的密封装置;抽空阀,用来控制真空泵实现抽真空;
破空阀,即真空破坏阀用于释放真空;真空泵,用于实现真空环境;冷热交换器,用于冷却进入其中的碳氢蒸汽。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碳氢蒸汽收集装置,将冷热交换器设置于真空泵之后,真空干燥槽内的碳氢蒸汽通过管路,大部分被真空泵抽进冷热交换器,余下的一小部分碳氢蒸汽会随着真空泵的运转被带入大气,由于冷热交换器被设置在真空泵之后,在工作的时候真空泵所抽的蒸汽和它自身排放的都会进入冷热交换器,这样一来所有的蒸汽都能收集起来,相较于现有的冷热交换器接于真空泵之前的方案,蒸汽无遗漏,实现碳氢蒸汽的回收再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蒸汽回收率高,使用方便,满足了碳氢蒸汽回收再利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碳氢蒸汽收集装置,包括真空干燥槽1、真空泵2和冷热交换器3,所述真空干燥槽1、真空泵2、冷热交换器3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真空干燥槽1与真空泵2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抽空阀4,所述冷热交换器3通过冷凝液收集管与收集槽6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干燥槽与抽空阀之间设置有破空阀5。所述真空干燥槽1顶部开口,所述开口上盖合有盖板101。所述盖板101通过气缸驱动并压附在所述真空干燥槽1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工件在真空干燥槽1内干燥时,工件表面所附着的碳氢溶液沸腾蒸发成碳氢蒸汽随着真空泵2的运行,被抽出真空干燥槽1,从而进入冷热交换器3中,此时,冷热交换器3中的冷却介质就会对碳氢蒸汽进行冷却,冷凝后的碳氢液体则从冷凝液收集管端流出,进入收集槽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新弘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新弘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8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