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VFO缓冲放大器的逻辑保护自动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9946.5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4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小英;车容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措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1/52 | 分类号: | H03F1/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陆庆红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vfo 缓冲放大器 逻辑 保护 自动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串口通讯与控制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VFO缓冲放大器的逻辑保护自动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人们所使用的安全支付设备需要结合配套终端设备来使用,而配套终端设备的电平是各不统一的,因此在安全支付设备与配套终端设备的串口通讯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电平不匹配的情况,从而会造成很多通讯失败的情况。为此,人们通常都采用加入拨码开关的方法来进行处理,但在进行拨码前,却必须要知道配套终端设备的电平状态是什么,这样便给配套终端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样也造成了很多并发问题。同时,传统的安全支付设备无论是否与配套终端设备通讯成功,均不能很好的给出相关警示,因此无形中也会增加判断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人们使用安全支付设备与配套终端设备进行通讯时,必须要先获取配套终端设备的电平状态以及无法警示是否连接成功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还能完全省略该电平状态获取状态,以及能警示通讯成功与否的一种基于VFO缓冲放大器的逻辑保护自动报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VFO缓冲放大器的逻辑保护自动报警系统,主要由控制芯片AX,与该控制芯片AX相连接的异或门集成芯片U1,与该异或门集成芯片U1相连接的电平采样保护电路,分别与异或门集成芯片U1、电平采样保护电路及控制芯片AX相连接的控制开关报警电路,以及串接在电平采样保护电路与异或门集成芯片U1之间的VFO缓冲放大器电路和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组成。同时,在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与VFO缓冲放大器电路之间还串接有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放大电路;所述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1,与非门IC1,与非门IC2,与非门IC3,负极与功率放大器P1的同相端相连接、正极经光二极管D4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4,一端与极性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经二极管D5后接地的电阻R13,正极与电阻R13和二极管D5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6,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同相端相连接的电阻R14,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1的反相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5,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6,正极与与非门IC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与非门IC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容C5,以及一端与极性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7组成;所述与非门IC1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反相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与非门IC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与非门IC3的正极输入端则与功率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VFO缓冲放大器电路由三极管Q4,三极管Q5,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容C1后与与非门IC3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8,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经电阻R12和电容C3后与异或门集成芯片U1相连接的电阻R11,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12和电容C3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阻R10,以及一端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容C2后接地的电阻R9组成;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电阻R10与电阻R12的连接点相连接,其集电极与电阻R9和电容C2的连接点相连接,其基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且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还外接+9v~12V的直流电压VCC;功率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则与电平采样保护电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措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措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99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