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识别标志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8139.1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1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强;宋海燕;刘少锋;王正刚;张义军;张养柱;朱勇;申春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G09F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交通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17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识别 标志 无线 射频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外用光缆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有识别标志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缆。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拉远光缆应用在位于同一站点的本地拉远,长度通常为100米至300米之间。随着人们对移动数据业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网络能够提供高速的数据业务及以数据应用为基础的其他增值业务,3G/4G移动网络因具有上网速度快、延迟时间短、流量价格更低的特点备受人们关注。但在每个3G/4G基站施工过程中,根据扇区数目N,一般要安装N根拉远光缆和相应的多根电源线及连接发射天线的跳线,在连接室内BBU和室外RRU之间的线架或塔架上捆扎数根线缆时十分繁琐,容易缠绕,且以往生产的线缆表面喷码极易脱落,且各种线缆的护套均为黑色,使施工和维护时线缆的分类固定、识别区分非常困难。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规范,需每隔一定距离对线缆进行捆扎固定。以上存在的问题给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带来极大不便,且浪费时间和人力,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而且,当前3G、4G工程量增加,工期紧张,于是施工效率问题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识别标志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缆,该光缆表面标志清晰、耐磨、抗脱落,使得现场组装、施工和维护时易区分;可提供在各种复杂环境中施工和维护时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带有识别标志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缆,包括光缆护套和设置在光缆护套内的至少一个子缆和至少一个填充构件,光缆护套内设有非金属填充纱,沿所述光缆护套外表面轴向设有触摸识别标志;所述触摸识别标志采用嵌入式或凸棱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识别标志采用单条或多条识别标志。
进一步地,所述嵌入式触摸识别标志采用沿光缆护套外壁嵌入预置体。
进一步地,所述预置体沿轴向连续设置或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预置体为发光体或标志物。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体为荧光体或反光体。
进一步地,所述标志物为喷码层或模压层。
进一步地,所述凸棱结构触摸识别标志为沿光缆护套外壁轴向设截面为半圆形、三角形、矩形或锯齿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圆筒型护套结构上,增加可通过手触摸识别的不同形状,单条或多条识别标志,提高与原有基站塔杆上的线缆在施工和维护时的分辨效率。
2)经低温等离子体对拉远光缆表面清洗,可提高喷码油墨与光缆表面材料的粘着力和相互渗透力,有效增强高空拉远光缆产品表面标志耐磨损和抗老化、脱落性能,确保在光缆使用周期内清晰可辨。
3)光缆的填充构件护套采用黑色,与缆芯中子缆黄色护套区分;同时在子缆表面进行喷码标识,提高工厂中拉远光缆两端连接器件组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基站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缆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基站用无线射频拉远光缆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子缆,2.填充构件,3.非金属填充纱,4.光缆护套,5.触摸识别标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识别标志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缆,包括光缆护套4和设置在光缆护套4内的至少一个子缆1和至少一个填充构件2,光缆护套4内设有非金属填充纱3,其中:沿光缆护套4外表面轴向设有触摸识别标志5;本实施例触摸识别标志5采用凸棱结构。
凸棱结构触摸识别标志5为沿光缆护套4外壁轴向设截面为半圆形、三角形、矩形或锯齿状。
半圆形的直径紧贴圆筒型护套4的外缘,半圆形触摸标识的半径在1.5mm~2.0mm,本实施例以1.8mm为宜。
三角形触摸标识的顶角为45°~90°,本实施例以60°为宜。三角形触摸标识的高在标识1.5mm~2.0mm,本实施例以1.8mm为宜。
锯齿状触摸标识的顶角为45°~90°本实施例以30°为宜。锯齿状触摸标识采用4-6排,本实施例以3排为宜。
如图2所示,采用嵌入式触摸识别标志5,嵌入式的方式是采用沿光缆护套4外壁嵌入预置体。预置体可以沿轴向连续设置或间隔设置。
预置体可以是发光体或标志物,发光体采用荧光体或反光体,标志物采用喷码层或模压层。
本实用新型的触摸识别标志5采用单条或多条识别标志,触摸标识5在机同步制作形成。
本实用新型制作时,按照现有工艺制作子缆缆心,然后包覆光缆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8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