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8114.1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8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鼎瑞;赵家锋;林志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96/00 | 分类号: | A47B96/00;A47B8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韩龙;李淑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子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应用于活动的被载体上,使被载体能够透过轮子移动的轮子结构设计,而能够提供产业上应用者。
背景技术
一般的移动对象(例如机架或柜子的活动门、抽屉、活动层板等)为了要降低与轨道或其他物体之间的摩擦,通常选择在移动对象的选定处设置有多个轮子,透过可以滚动的轮子与轨道或其他物体滚动接触,因此能降低两个对象移动时所造成的摩擦现象,并使移动对象更滑顺地进行移动。然而,现有的轮子组装结构与制造方法仍有不足之处而有待改进,例如现有的轮子组合在移动对象上的组装结构,通常为较复杂的结构,或组装步骤较难以进行的构造,相对的造成组装作业或手序较麻烦,影响到生产效率。而且,现有的轮子构造往往不能与其他常用组件(例如支轴)组成模块化零组件,以致厂商都需要自行加工、制造与自行组装,不能将已经模块化的轮子成品结构快速地安装应用在移动对象上。因此,如何提出一种轮子结构的改进技术,以克服上述的问题,即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积极揭露的技术。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憾,发明人有灵感但没有达到于完善,于是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借从事该项产业多年的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轮子结构,能够组成模块化的轮子结构,提供产业应用在被载体等移动对象上,以期达到模块化组装生产、提高组装效率及结构精简、降低成本等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轮子结构,通过轮子组装应用在被载体等移动对象的结构,达到模块化组装生产、提高组装效率及结构精简、降低成本等效益。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轮子结构的优选技术手段包括:轮子,具有用于使该轮子旋转的轴部;套筒,一端设置于该轴部的一端,并具有靠近该轮子一面的第一挡止部,另一端具有组接部,该组接部结合在被载体;及第二挡止部,设置于该轴部的另一端,并靠近该轮子的另一面,使该轮子于该第二挡止部与该组接部之间转动。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该轮子包括轴孔,该轴部设置在该轴孔中,使该轮子以该轴部转动。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该套筒与该轴部一体成型或组接结合。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该第二挡止部与该轴部一体成型或组接结合。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该第二挡止部为冲压成型在该轮子的一面。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该第二挡止部为挡止组件,该挡止组件组接在该轴部,该轴部具有限位该挡止组件的第三挡止部。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包括连接组件,其结合在该轴部,该第二挡止部为挡止组件,该连接组件限位该挡止组件。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该挡止组件为可以被该连接组件穿结的中空组件。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该轮子的一面或两面具有与该轴部同心的容置槽,该第一挡止部或该第二挡止部或该第三挡止部设置于该容置槽中。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该轮子的一面具有限制部,该第二挡止部被限制在该限制部与该轮子之间。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该套筒的第一挡止部分隔该轮子与该被载体。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该轮子包括一套合该轴部的内轮圈、滚动组件或滑动组件。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该轮子的轮面具有光滑面或纹路,该纹路可为直纹、横纹、斜纹、网纹或其他的纹路。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该轮子为金属、塑料或橡胶的单一材质。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该套筒的组接部靠近该被载体一面,及固接组件结合住该套筒与该被载体。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包括轮架,该套筒的组接部结合在该轮架,该轮架结合在该被载体。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该轮架为长条或片体。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该轮架以铆接、扩接、焊接、扣接、锁接或磁吸结构与该被载体结合。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该轮子先与该套筒及该第二挡止部组合成模块,其后该套筒的组接部再结合于该被载体。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该轮子先与该第二挡止部组合成一个模块,该套筒与该被载体组合成另外一个模块,该轮子先与该第二挡止部再结合在该套筒。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该套筒的组接部以铆接、扩接、焊接、扣接、锁接、黏接或磁吸方式与该被载体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轮子结构,包括:该轴部的一端具有被挤压部,该被挤压部被模具冲压而形成靠近该轮子另一面的该第二档止部。
上述的轮子结构中,该套筒的组接部以铆接、扩接、焊接、扣接、锁接或磁吸方式与该被载体结合。
上述的轮子结构,该套筒的组接部具有进料空间,该被载体的材料透过模具压入该组接部的进料空间,使该组接部结合在该被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81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