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汇流排预折弯成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5089.1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8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顾书瑞;唐杰;王占永;张立业;王英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柯文制模注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1 | 分类号: | B21D5/01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于添 |
地址: | 30038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汇流 折弯 成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设计领域,涉及汇流排,尤其是一种汇流排预折弯成型结构。
背景技术
汇流排通常是在主体导电片两侧一体制出两排音叉,而两排音叉需要向下进行90°折弯,在导电片与音叉结合处形成折弯倒角(见附图中图1的A部分),这种折弯工序通常是通过模具冲压而成,通常是在凸模板以及凹模板上下对应设置一对顶块(见附图中图2的附图标记2和5),用于定位压紧汇流排导电片位置,在凸模板上的顶块两侧分别设置冲头(见附图中图2的附图标记3),每个冲头与导电片两侧的音叉相对应,在每个冲头与顶块之间留有间隙(见附图中图2的附图标记4),该间隙作为音叉向下折弯的倒角设计,冲压后,开模,冲头上升脱离工件之后,凸模上的顶块再上升离开工件,完成一次折弯,折弯后汇流排留在凹模上的顶块上,手工将汇流排从凹模板上取下。
但是这种折弯工序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使用上述折弯成型结构折弯时由于凸模上的顶块先将工件压住后再进行折弯,所以中间部分比较平整,但一次折90°工件回弹较大,修正角度比较困难,难以控制;
折弯时,折弯角内角受压,外角受拉伸。由于一次折弯角度太大,折弯外角受拉变形最大,导致表面带镀层的工件在折弯外角处有被拉裂的现象,在汇流排使用时会在此处率先老化,更容易在此处折断,导致断路,造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避免工件被拉裂的汇流排预折弯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汇流排预折弯成型结构,包括压块、斜面冲头以及斜面顶块,所述压块、斜面冲头向下设置在凸模板的下表面,在与压块对应的凹模板上设置有斜面顶块,该斜面顶块中水平且两侧呈45°下坡面,在与两侧的45°下坡面对应的压块两侧的凸模板上设置有下底面为45°上坡面的斜面冲头。
而且,两侧的斜面冲头的上坡面分别与斜面顶块两侧的下坡面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排预折弯成型结构是先将工件折弯45°,然后再折90°,由此实现工件每次折45°,工件回弹量小,折弯角度更容易控制;折弯角度小,折弯外角变形量小,工件表面锡层不易被拉裂,而且第二次折弯时折弯点与第一次不同,不会造成二次拉伸,所以经过第二次折弯后,折弯外角处也不会出现锡层拉裂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排折弯中继成型器降低了修正折弯角度的难度,从而降低了模具调试成本,同时解决了折弯外角工件锡层易拉裂问题,增加了产品的抗老化能力,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件冲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件在一次折弯时使用的凸模与凹模冲压时结构部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件在汇流排预折弯成型结构冲压时结构部分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件汇流排预折弯成型结构冲压后再由一次折弯时使用的凸模与凹模冲压时结构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汇流排预折弯成型结构,见图3,包括压块6、斜面冲头7以及斜面顶块10,所述压块、斜面冲头向下设置在凸模板的下表面,在与压块对应的凹模板上设置有斜面顶块,该斜面顶块中水平且两侧呈45°下坡面9,在与两侧的45°下坡面对应的压块两侧的凸模板上设置有下底面为45°上坡面的斜面冲头8,两侧的斜面冲头的上坡面分别与斜面顶块两侧的下坡面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见图3,工件1位于压块与斜面顶块之间,用于定位压紧汇流排导电片位置,每个斜面冲头的下坡面以及斜面顶块两侧的下坡面分别与导电片两侧的音叉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对应,冲压时形成音叉与导电片呈45°折弯,冲压后,开模,冲头上升脱离工件之后,凸模上的压块上升离开工件,完成中继折弯,折弯后汇流排留在凹模上的斜面顶块上,手工将汇流排从凹模板上取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柯文制模注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柯文制模注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50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