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仪表外壳和背光组件的防浪涌指示灯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4932.4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91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付显波;骆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矢崎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4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仪表 外壳 背光 组件 浪涌 指示灯 驱动 电路 | ||
1.一种汽车仪表外壳和背光组件的防浪涌指示灯驱动电路,包括长条形的壳体(1),在所述壳体(1)的下边一体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下固定支耳(6),在每一下固定支耳(6)上均并排开有第一定位孔(6a)和第一过孔(6b),其中第一定位孔(6a)位于下固定支耳(6)的内端,在壳体(1)上还并排设有两个圆形的第一凹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中部向前凹陷形成矩形的第二凹槽(4)和长条形的台阶部(5),所述第二凹槽(4)和台阶部(5)位于两个第一凹槽(2)之间,其中台阶部(5)左右对称分布在第二凹槽(4)的左右两边,台阶部(5)的底面比第二凹槽(4)的底面高,在每一所述台阶部(5)上均开有上下两个矩形的卡孔(5a);在所述第二凹槽(4)内安装有矩形的背光组件(7),所述背光组件(7)的左右两边均连接有与卡孔(5a)一一对应的卡扣(7a),所述卡扣(7a)扣入相应卡孔(5a)内;
在所述壳体(1)上还开有M个矩形的导光孔(3),所述导光孔(3)并排布置在第二凹槽(4)的上方,所述M为正整数;
所述背光组件(7)包括:防浪涌电路和扩展指示灯驱动电路,
防浪涌电路输出端连接扩展指示灯驱动电路电源输入端,
防浪涌电路包括:第四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六电容、第九电容和第一IC芯片,
第四二极管正极连接扩展指示灯驱动电源输入端,所述第四二极管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正极连接第六电容一端,所述第六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一IC芯片输入端,所述第一IC芯片输出端连接第九电容一端所述第九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一IC芯片重置延迟端;
扩展指示灯驱动电路包括:电源供电电路、第一MCU、LED驱动电路,
所述防浪涌电路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MCU供电端和LED驱动电路电源输入端,所述LED驱动电路输出端连接N个LED报警灯,所述N为正整数,LED报警灯安放在导光孔(3)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外壳和背光组件的防浪涌指示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涌电路还包括第三辅助二极管(D3),所述第三辅助二极管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正极,所述第三辅助二极管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外壳和背光组件的防浪涌指示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驱动电路为两个并联的LED驱动电路,并联后的LED驱动电路信号输入端连接MCU信号输出端,并联后的LED驱动电路的开漏输出端连接N个LED报警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外壳和背光组件的防浪涌指示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所述卡孔(5a)内均设有限位部(5b),所述限位部(5b)一体连接在卡孔(5a)朝向第二凹槽(4)的一边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汽车仪表外壳和背光组件的防浪涌指示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凹槽(4)的底面中部设有矩阵分布的四个凸钉(4a),在所述背光组件(7)的背面设有与凸钉(4a)一一对应的凹陷部,所述凸钉(4a)伸入相应凹陷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矢崎仪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矢崎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49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LED灯无频闪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可控硅LED灯调光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