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用手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4358.2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8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周鸿飞;吕桂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鸿飞;吕桂敏 |
主分类号: | A61M5/52 | 分类号: | A61M5/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用手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输液用手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疗活动中,手背及腕部浅表静脉是最常用的输液进针部位,输液时手腕一旦有稍大幅度的动作,就容易使血管内的针头发生位移,从而引起进液不畅、药液外溢、刺穿血管、局部出血等现象,这既增加护士工作量,影响临床治疗,又给患者增添痛苦,甚至对身体组织造成损害。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自主能力较好的患者往往有意识地保持上肢静止不动,若输液时间较长则会感觉手臂僵痛疲累;自主能力较差的患者,如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精神神志异常者、伴有肢体震颤的老年人等,则不得不采取一些固定手部的措施。最常见的固定措施,是护士就便取材,以纸板或药品包装盒托住手部,再以医用胶带缠缚固定,虽能敷一时之用,但并不符合医疗操作规范。一些医疗机构逐渐开始采用的“输液用手部固定器械”,以及许多已经公布的相关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各有其设计特点,也有不少值得改进的技术设计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简单方便、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固定手部且增加舒适度的输液用手部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液用手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本体,所述固定板本体包括四指区、拇指区、掌区和腕区:所述四指区为符合休息状态下手指自然弯曲程度的曲面,在相当于近节指骨范围的曲面两侧各开一条纵向槽口,在所述槽口内设置一根可前后滑动、带有粘结扣的固定带;所述拇指区的底面为平面,内侧面为符合休息状态下拇指自然弯曲程度的曲面;所述掌区设有一个符合休息状态下掌心曲面的凸起;在上述拇指区、掌区之间是一个用以阻止拇指内收的凸起,在此凸起前缘开一个用以固定输液管的240°圆弧形缺口;上述拇指区、开有240°圆弧形缺口的凸起,对称设于所述固定板本体的左右两侧,以使本实用新型能通用于左右手;所述腕区平面两侧各开一条纵向槽口,在所述槽口内设置一根可前后滑动、带有粘结扣的固定带。
有了本实用新型,当实施静脉输液时,将输液器针头成功刺入手背或腕部浅表静脉后,将拇指置于拇指区,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置于四指区并将固定带调节到近节指骨范围内后将其固定,手掌自然放松置于掌区,将腕区固定带调节于适宜位置后固定手腕,然后将输液管近药液过滤器处固定在圆弧形缺口内。经过以上各处放置固定后,整个手部呈自然弯曲的休息放松状态,输液过程中手部固定不动,却有相当的舒适性。在临床使用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先将手部固定于本实用新型后,再进行静脉穿刺。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①四指区;②纵向槽口;③固定带;④圆弧形缺口;⑤拇指区;⑥凸起;⑦凸起;⑧掌区;⑨腕区;⑩纵向槽口;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输液用手部固定装置,如附图所示,包括固定板本体,所述固定板本体包括四指区①、拇指区⑤、掌区⑧和腕区⑨:所述四指区①为符合休息状态下手指自然弯曲程度的曲面,在相当于近节指骨范围的曲面两侧各开一条纵向槽口②,在所述槽口②内设置一根可前后滑动、带有粘结扣的固定带③;所述拇指区⑤的底面为平面,内侧面为符合休息状态下拇指自然弯曲程度的曲面;所述掌区⑧设有一个符合休息状态下掌心曲面的凸起⑦;在上述拇指区⑤、掌区⑧之间是一个用以阻止拇指内收的凸起⑥,在此凸起⑥前缘开一个用以固定输液管的240°圆弧形缺口④;所述腕区⑨平面两侧各开一条纵向槽口⑩,在所述槽口⑩内设置一根可前后滑动、带有粘结扣的固定带。
当实施静脉输液时,将输液器针头成功刺入手背或腕部浅表静脉后,,将拇指置于拇指区⑤,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置于四指区①并将固定带③调节到近节指骨范围内后将其固定,手掌自然放松置于掌区⑧,将腕区⑨固定带调节于适宜位置后固定手腕,然后将输液管近药液过滤器处固定在圆弧形缺口④内。经过以上各处放置固定后,整个手部呈自然弯曲的休息放松状态,输液过程中手部固定不动,却有相当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板本体由符合医用标准的可塑性材料冲压制作而成,由于固定板本体采取左右对称设计,将拇指区⑤、开有圆弧形缺口④的凸起⑥,对称设置于固定板本体的左右两侧,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通用于左右手,以方便临床输液时使用;根据人体生长发育特点,本实用新型可以制成大、中、小等不同型号,以适用于各个年龄段患者群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鸿飞;吕桂敏,未经周鸿飞;吕桂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4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小儿输液手部固定装置
- 下一篇:儿科输液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