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手机卡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4122.9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6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莫翔学;唐黎;赖俊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倍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27/02;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盈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5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手机 卡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卡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机卡座。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工具的不断发展,移动电话的结构、样式和性能更显也日益频繁,人们对移动电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手机,很多具有双卡双待或者说是双网双待,即一个手机卡座中装有两个SIM卡,除此之外,现有的手机卡座中还可安装有T卡实现扩张储存的功能。
但是,上述卡座设计多数为两个SIM卡加一个T卡横向并排或是纵向叠加,横向并排通常占用更大的主板面积,而纵向叠加通常是将上层和下层结构通过卡托支承,这种结构复杂,工艺繁琐,占用主板空间,给使用者和设计带来极大的不便。且这样的设计对于手机内部的电路布局的限制比较大,不能充分利用手机空间,对外观设计的空间要求也高,不适应手机小型化和薄型化的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机卡座,克服现有技术中手机卡座空间利用率不高和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机卡座,包括卡座基体、与卡座基体连接的外壳,还包括设置在卡座基体和外壳之间的限位隔板和挡位组件,所述卡座基体和外壳之间通过限位隔板形成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容置空间通过挡位组件形成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限位隔板包括设置在卡座基体两端边缘的左端隔板、右端隔板,和设置在卡座基体中部区域并平行于左端隔板和右端隔板的中间隔板;所述卡座基体和外壳之间通过左端隔板和中间隔板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卡座基体和外壳之间通过右端隔板和中间隔板形成第二容置空间。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挡位组件包括挡边和设置在挡边两端的挡块,所述第二容置空间通过挡边和挡块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容置空间通过挡块形成第三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共用部分空间。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挡块的侧面设有导向槽。
其中,较佳方案是:还包括若干设置第二容置空间内的限位弹片,所述限位弹片分别设置在靠近右端隔板的区域和靠近中间隔板的区域。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一卡槽为标准SIM卡卡槽,且所述第一卡槽设有与标准SIM卡引脚对应的第一接触弹片。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二卡槽为T卡卡槽,且所述第二卡槽设有与T卡引脚对应的第二接触弹片。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三卡槽为Micro-SIM卡卡槽,且所述第三卡槽设有与Micro-SIM卡引脚对应的第三接触弹片。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卡座基体的底部两端边缘处设有支撑脚架,所述卡座基体通过支撑脚架形成第三悬置空间。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卡座基体设有若干PIN角,所述PIN角设在支撑脚架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多功能手机卡座,设有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其中第二容置空间为SIM卡和T卡二选一设计,提高手机卡座的扩展性,并有助于实现手机的小型化和轻薄化;且这种设计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便于生产及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手机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手机卡座去除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卡座与标准SIM卡、T卡或Micro-SIM卡的装配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手机卡座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手机卡座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机卡座的优选实施例。
一种多功能手机卡座,包括卡座基体1、外壳2、限位隔板和挡位组件,外壳2与卡座基体1连接,限位隔板和挡位组件均设置在卡座基体1和外壳2之间。
卡座基体1和外壳2之间通过限位隔板形成第一容置空间11和第二容置空间12,本实施例优选通过限位隔板形成左右两边的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11设有第一卡槽51,第二容置空间12通过挡位组件形成第二卡槽52和第三卡槽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倍易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倍易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41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分多用延长线链接结构
- 下一篇:鸭嘴式电压线连接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