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门框密封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0483.6 | 申请日: | 2014-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9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都兴武;杜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新华华致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8 | 分类号: | B60J1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007 湖南省衡***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门框 密封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门窗密封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门门框密封条。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制造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汽车消费者在购买商用车时不仅看重其可靠性及实用性,舒适性及方便性也越来越被重视。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220492452.2;公开号202827079U】,公开了一种汽车门框密封条,包括一侧连接泡管,另一侧连接唇边的截面近似U 形的夹持部,还包括设在夹持部靠近泡管一侧内壁上的向槽底倾斜的由外向内排布的第一、第二、第三夹持齿,以及设在靠近唇边一侧内壁上向槽底倾斜的第四夹持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夹持齿的内侧设有第五夹持齿。
但上述的密封条由于只设有一个泡管用于密封和缓冲,若泡管表面出现老化或破损,则达不到密封的要求,因此产品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密封性能和缓冲效果好,且稳定性强的车门门框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门门框密封条,包括海绵泡管和呈U形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由夹持部顶边、夹持部侧边与夹持部底边围成,所述海绵泡管的底部与所述夹持部顶边连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绵泡管内设有三根分隔带,且三根分隔带一端分别连接在海绵泡管内壁上,另一端相互连接,且所述的三根分隔带将海绵泡管分隔成三个空腔,所述的夹持部顶边朝向海绵泡管一侧设有用于支撑海绵泡管的凸条。
使用时,将夹持部卡在车门门框内,当关闭车门时,三个空腔同时单独受力,缓冲效果更好,也避免了现有的一个空腔出现问题导致需要更换整个密封条的问题,通过设置凸条起到支撑海绵泡管的作用,防止海绵泡管变形太严重达不到密封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车门门框密封条中,所述的三根分隔带一端分别等角度连接在海绵泡管内壁上。
在上述的一种车门门框密封条中,所述的三根分隔带与海绵泡管内壁连接位置,及三根分隔相互连接位置设有内凹陷的缓冲槽。
设置缓冲槽防止在关门瞬间分隔带与海绵泡管内壁连接位置及三根分隔相互连接位置突然相互撞击导致密封条内部撕裂。
在上述的一种车门门框密封条中,所述的每根分隔带上分别设有连通被该分隔带分隔的两个空腔的透气孔。
因此各个空腔受力均匀,密封和缓冲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一种车门门框密封条中,所述的密封条为一体结构并为一体挤出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使用时,将夹持部卡在车门门框内,当关闭车门时,三个空腔同时单独受力,缓冲效果更好,也避免了现有的一个空腔出现问题导致需要更换整个密封条的问题,通过设置凸条起到支撑海绵泡管的作用,防止海绵泡管变形太严重达不到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门框密封条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海绵泡管;11、空腔;2、夹持部;21、夹持部顶边;22、凸条;23、夹持部侧边;24、夹持部底边;3、分隔带;31、缓冲槽;32、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门框密封条,包括海绵泡管1和呈U形的夹持部2,夹持部2由夹持部顶边21、夹持部侧边23与夹持部底边24围成,海绵泡管1的底部与夹持部顶边21连为一体,海绵泡管1内设有三根分隔带3,且三根分隔带3一端分别连接在海绵泡管1内壁上,另一端相互连接,且三根分隔带3将海绵泡管1分隔成三个空腔11,夹持部顶边21朝向海绵泡管1一侧设有用于支撑海绵泡管1的凸条22。
进一步的,三根分隔带3一端分别等角度连接在海绵泡管1内壁上。三根分隔带3与海绵泡管1内壁连接位置,及三根分隔相互连接位置设有内凹陷的缓冲槽31。每根分隔带3上分别设有连通被该分隔带3分隔的两个空腔11的透气孔32。密封条为一体结构并为一体挤出成型。
使用时,将夹持部2卡在车门门框内,当关闭车门时,三个空腔11同时单独受力,缓冲效果更好,也避免了现有的一个空腔11出现问题导致需要更换整个密封条的问题,通过设置凸条22起到支撑海绵泡管1的作用,防止海绵泡管1变形太严重达不到密封效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海绵泡管1、空腔11、夹持部2、夹持部顶边21、凸条22、夹持部侧边23、夹持部底边24、分隔带3、缓冲槽31、透气孔3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新华华致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衡阳新华华致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04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