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平行耦合线的可切换带通-带阻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6877.4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5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付昌;李润铄;邱捷铭;涂治红;褚庆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平行 耦合 切换 带阻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面微带滤波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平行耦合线的可切换带通-带阻滤波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通信的高速发展、3G技术的普及、4G的到来,都标志着无线技术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高峰期。同时随着无线电子产品在人民生活中的普及,小型化、成本低已经成为了电子产品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电子信息的迅猛发展,日趋紧张的频谱资源更加匮乏,为提高通信容量及降低相邻信道间信号串扰,对滤波器的选择性及集成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微带滤波器则满足了这一些要求。
而带阻滤波器作为微波滤波器的一种,在微波系统中所起得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通常在许多通信系统中,要求对不需要的干扰、杂散等噪声有较高的衰减从而使得信号以尽可能小的衰减在系统中传输。例如,当噪声在某一频率点或者某几个频率点处干扰特别强时,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行抑制。此时,采用带阻滤波器就比带通滤波器的宽阻带要有效灵活的多。因此,研究新方法来设计小体积、高性能的带阻滤波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微带带通滤波器是一种目前被研究最多,使用也最为广泛的微带滤波器,它的种类繁多,性能各异,是现代通信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元件之一。它的作用是让一段频率范围内的信号自由通过,将这个频段以外的信号得到最大程度的衰减而无法通过。微带滤波器的设计理论基础是分布参数,具有价钱低、体积小、重量轻、便于集成等优点,因此在现代通信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资料显示在2014年3月,Young-Ho Cho和Gabriel M.Rebeiz在本技术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上发表题为Two-and Four-Pole Tunable 0.7-1.1-GHz Bandpass-to-Bandstop Filters With Bandwidth Control的文章,该文章公开了一种使用射频开关的的滤波器,该射频开关拥有控制带通滤波器与带阻滤波器的切换,但是该滤波器在开关打开闭合前后中心频率不一致,需要通过变容二极管调节,使得滤波器闭合前后达到同一中心频率。
同时,资料还显示在2014年3月,Young-Ho Cho和Gabriel M.Rebeiz的文章0.7-1.0-GHz Reconfigurable Bandpass-to-Bandstop Filter With Selectable 2-and 4-Pole Responses已被本技术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录用并准备发表,该文章公开了一种滤波器设计,该滤波器也能通过射频开关实现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的切换,但是该滤波器存在结构复杂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平行耦合线的可切换带通-带阻滤波器。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频器件,尤其是微波滤波器,提出一种带通滤波器与带阻滤波器相互灵活切换的设计方案,其中,带通滤波器采用基于平行耦合线谐振器结构,该结构使得滤波器尺寸小并且可通过射频开关控制带通滤波器与带阻滤波器之间的切换,并使两者中心频率一致,具有设计灵活,体积小,成本低,特性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平行耦合线的可切换带通-带阻滤波器,以印刷电路板的方式制作在双面覆铜微带板1上,
所述双面覆铜微带板1的同一面上分别制作有用于输入电磁波信号的输入端馈线头port1、用于输出电磁波信号的输出端馈线头port2、第一端口馈线7、第二端口馈线2、第一微带谐振器3、第二微带谐振器4、第三微带谐振器5、第四微带谐振器6、第一射频开关SW1、第二射频开关SW2和第三射频开关SW3,该双面覆铜微带板1的另一面为覆铜接地板;
所述输入端馈线头port1与第一端口馈线7的第一侧直线连接,输出端馈线头port2与第二端口馈线2的第二侧直线连接,它们在双面覆铜微带板1上成对角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微带谐振器、第二微带谐振器、第三微带谐振器、第四微带谐振器设置在它们之间;
所述第一微带谐振器、第二微带谐振器、第三微带谐振器、第四微带谐振器均由条带状微带构成,所述第一微带谐振器的第一侧和第二微带谐振器的第二侧连接,所述第三微带谐振器的第一侧和第四微带谐振器的第二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68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陡峭过渡和改善阻带的低通滤波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电池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