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线板及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6693.8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5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吕锦銮;黄才笋;俞国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28 | 分类号: | H01R9/28;H01R4/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小粤;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线板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接线板是空调器电器盒的重要部件之一,用于为整机的正常运行提供电源。通用的接线板一般采用单排接线的方式,在需要多接线位时,一般采取插片与螺钉组合的方式或多个接线板串并联使用。但是,带插片的多接线位接线板,当插片与插簧接触不良时容易导致松动打火以及材料之间耐电弧及耐电痕化不足容易导致爬电打火,同时插片之间也容易爬电打火,使接线板烧毁,接线板的可靠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接线板及空调器,能够提供多个接线位,且避免了插片松动打火等造成的接线板烧毁,提高了接线板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线板,包括:
基座;
导电片,所述导电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导电片包括本体和与所述本体连接的折弯部,所述本体的纵截面呈“一”字形,所述折弯部的纵截面呈类“Z”字形,所述折弯部的下端部与所述本体部分重叠,所述本体与所述折弯部形成半封闭结构;以及
与所述基座螺纹连接的螺纹紧固件,所述螺纹紧固件用于挤压所述导电片,从而使得外接导线或外接金属插片压紧到所述导电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紧固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螺纹紧固件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紧固件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螺纹紧固件设置在所述折弯部的上端部,另外两个所述螺纹紧固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折弯部的上端部的两个所述螺纹紧固件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和所述折弯部上均设置有用于所述螺纹紧固件穿过的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紧固件与所述导电片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采用密胺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与所述折弯部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紧固件为螺钉、螺栓或螺柱,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紧固件相配合的螺纹孔或螺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片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导电片并列设置,每个所述导电片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隔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板的宽度为3mm-5mm。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接线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板及空调器,将导电片设置为半封闭结构,便于将导电片从一个方向插入基座中,同时通过螺纹紧固件压接导电片和外接金属片或外接导线替代了现有的插片连接方式,进而消除了插片之间爬电打火及插片接触不良导致的打火问题,提高了接线板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板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接线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板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板的导电片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为图4所示导电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板及空调器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5,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接线板包括基座1、导电片2和螺纹紧固件3。其中,导电片2设置在基座1上,且导电片2包括本体21和与本体21连接的折弯部22,本体21的纵截面呈“一”字形,折弯部22的纵截面呈类“Z”字形,折弯部22的下端部与本体21部分重叠,本体21与折弯部22形成半封闭结构,如图4所示。这样可以将导电片2从一个方向插入基座1里实现组装,装配过程更加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优选地,本体21与折弯部22一体成型,简化了生产及组装过程。
螺纹紧固件3与基座1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螺纹紧固件3用于挤压导电片2,从而使得外接导线或外接金属插片被压紧到导电片2,实现导电的目的。通过采用螺纹紧固件的结构取代原有的插片结构,进而消除了插片松动导致的打火现象以及插片之间的爬电起火,提高了接线板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66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U”环的超宽频功分焊线盒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CDMA卫星通信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