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术室定时循环护理止血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5905.0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8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娟;王冠容;于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秀娟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室 定时 循环 护理 止血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室定时循环护理止血带,属外科手术止血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止血带是在进行多种外科手术或实施紧急止血措施时,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医疗器械,止血带在使用时,通常是利用止血带对出血部位的血管进行按压从而阻断血管供血达到止血的目的,但在使用中发现,当血管被常时间阻断后,易造成人体组织供血不足,严重时甚至导致人体组织细胞坏死,从而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伤,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当前通常的做法是在利用止血带止血同时,并对止血时间进行计时,然后定时放开止血带,回复人体供血,因此当前的止血带在使用时操作极为复杂,医护人员工作强度也相对较大,与此同时,当前的止血带的结构体积相对固定,在使用时不能根据人体受伤部位灵活调整止血带的大小及止血时的压力,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使用不便,除此之外,当前止血自身透气性能极差,使用中其带在与皮肤接触后,极易造成皮肤表皮呼吸、排汗等不畅,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严重时甚至造成皮肤表皮溃烂,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止血带以克服传统止血带使用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术室定时循环护理止血带,该新型结构合理,使用灵活方面,可根据止血部位的大小,灵活调整止血带的体积,还另具有全程自动进行止血压力检测和定时控制能力,从而可有效自动进行血管止血与导通循环转换,一方面避免易长时间血液不通而造成的人体组织缺氧坏死,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医护人员定时对止血带进行操作,有效降低了工作强度,并可同时还有效克服可传统止血带与皮肤接触后透气性差的不足,提高了止血带的适肤性能,改善患处皮肤环境,避免皮肤因换气不畅而造成的溃烂等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手术室定时循环护理止血带,包括控制装置及止血带,所述止血带由弹性透明基材及弹性强化气管构成,弹性透明基材内部设充气腔,且充气腔通过导气管与控制装置连通,弹性强化气管至少一条,并位于充气腔内,且与充气腔轴线平行分布,弹性强化气管另通过导气管与控制装置连通,弹性透明基材外表面上另设连接扣,充气腔内另设压力传感器,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控制模块、驱动电机及气泵,其中控制模块、驱动电机及气泵均位于壳体内,驱动电机与气泵连接,气泵另与导气管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驱动电机及压力传感器电气连接,控制模块包括定时电路、压力检测电路、起停控制电路及数据显示电路,壳体上另 设显示器及控制按键,显示器及控制按键均与控制模块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透明基材上另均布透气孔,且透气孔直径不大于1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充气腔另设泄压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扣为子母扣或尼龙粘接扣。
进一步的,所述的与充气腔连接的导气管和与弹性强化气管连接的导气管间通过导气支管连通,且导气支管上设调节阀。
本新型结构合理,使用灵活方面,可根据止血部位的大小,灵活调整止血带的体积,还另具有全程自动进行止血压力检测和定时控制能力,从而可有效自动进行血管止血与导通循环转换,一方面避免易长时间血液不通而造成的人体组织缺氧坏死,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医护人员定时对止血带进行操作,有效降低了工作强度,并可同时还有效克服可传统止血带与皮肤接触后透气性差的不足,提高了止血带的适肤性能,改善患处皮肤环境,避免皮肤因换气不畅而造成的溃烂等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定时循环护理止血带,包括控制装置及止血带,所述止血带由弹性透明基材1及弹性强化气管2构成,弹性透明基材1内部设充气腔3,且充气腔3通过导气管4与控制装置连通,弹性强化气管2至少一条,并位于充气腔3内,且与充气腔3轴线平行分布,弹性强化气管2另通过导气管4与控制装置连通,弹性透明基材1外表面上另设连接扣5,充气腔3内另设压力传感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秀娟,未经陈秀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5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外科手术刀
- 下一篇:神经内科用多功能叩诊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