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脱位三角枕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8005.3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4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袁恒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恒锋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位 三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涉及一种用于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头置换术后或髋关节脱位复位术后的防脱位髋部外展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置换术以及髋关节脱位复位术为骨科(关节外科)常见的外科术式。此类手术要求患肢术后保持外展中立位,以防止髋关节外旋内收出现脱位。患者早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在手术当天至切口拆线前时间段)因肌力及本体感觉尚未完全恢复、切口疼痛、术后一直卧床时的翻身以及切口早期需换药等诸多因素,其髋关节脱位风险较高。临床上术后常规所使用的三角枕因棱角分明,不匹配下肢解剖形态,病人双下肢床上活动,以及外科换药时极易造成三角枕从腿间滑出,达不到预期防脱位目的。鉴于这种技术问题,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匹配下肢形态的外科防髋关节脱位三角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常规三角枕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匹配下肢形态的防脱位三角枕。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防脱位三角枕,包括弧形界面与固定装置,所述弧形界面为匹合下肢的弧形界面,设置于三角枕两侧;同时每侧各附有上、下绑带,上绑带端设置粘扣,下绑带端设置绒毛区,粘扣和绒毛区之间粘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防脱位三角枕,两侧弧形界面弧度为180度,直径为15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防脱位三角枕,弧形界面上附软性衬垫,固定装置包括两侧的粘扣。
本实用新型的防脱位三角枕,两侧为弧形界面,上附软性衬垫,两侧各配有粘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靠舒适,不易因病人的体位变动而滑出,使患者双下肢一直保持外展位,降低早期髋关节脱位风险。该产品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头置换术后或髋关节脱位复位术后患者提供一种固定牢靠、方便、舒适的髋关节固定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早期因换药等体位变动带来的脱位风险。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1为俯瞰图,图2为内部图。
图中,1弧形板,2软性衬垫,3粘扣,4下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以及效果有更加清楚地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脱位三角枕,由弧形板1和粘扣3组成,弧形板1为匹合下肢的弧形界面,弧形界面弧度为180度,直径为15厘米,设置于三角枕两侧,同时每侧各附有上、下绑带,上绑带端设置粘扣,下绑带端设置绒毛区,粘扣和绒毛区之间粘接固定;弧形板1可以将下肢4嵌凹在三角枕内,粘扣3可以起进一步绑定作用,以防止下肢4滑出。
软性衬垫2可有效保护下肢4皮肤,而且使患者固定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防脱位三角枕,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头置换术后或髋关节脱位复位术后,将三角枕置于两腿之间,将使双下肢4各外展30度,并且有效固定。防止因患者床上活动,及外科换药时的部分翻身等因素等造成的髋关节脱位。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在手术当天至切口拆线前时间段,目的在于降低手术患者术后一直卧床时的翻身以及切口定期换药时带来的人工关节脱位风险。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恒锋;,未经袁恒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8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电吸附耳勺
- 下一篇:一种活动式羊用诊断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