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线性电阻型消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7476.2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0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李吉浩;尚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8 | 分类号: | H02H9/08;H05K7/2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线性 电阻 型消谐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网安全运行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线性电阻型消谐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6-35kV压变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装有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简称压变),在变电站母线上装有一次接线为YO的压变,由于压变一次线圈的X端接地,且铁芯易饱和,装有这种压变的配电网,会产生两种不利情况:一是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铁磁谐振,谐振使得电网三相对地电压不稳定,影响正常运行,严重时使弱绝缘设备损坏造成事故。二是电网间隙性接地或接地消失时电网相对地电压出现低频自由分量,使对地有通道的YO接线压变深度饱和,一次线圈通过安培级的涌流;使压变熔丝熔断或烧坏压变。
为了防止压变铁磁谐振通常在压变中性点与地之间串接非线性电阻型消谐器,消除压变饱和谐振和限制涌流。如公告号为CN 201985517 U 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限流消谐器,消谐器组件密封在绝缘外套内,消谐器组件上方与高压电缆连接,消谐器组件下方与固定电极连接,绝缘外套上方设有伞群,采用消谐器组件抑制电压互感器的过电压和过电流,避免了电压互感器和高压熔断器的烧毁。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消谐器组件的通风散热条件差,并且绝缘材料导热性能差,容易造成设备内部的温度升高,消谐器组件性能降低,寿命缩短,不利于保障消谐器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由于设备内外温度高,且散热性能差,容易造成消谐器的性能丧失,甚至损毁等情况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有效实现快速安全降温,从而保障设备性能、提高设备寿命的非线性电阻型消谐器。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线性电阻型消谐器,包括绝缘壳体和设置在绝缘壳体外的接线电极,所述接线电极与设置在绝缘壳体内部的非线性电阻组件连接,所述电阻组件与绝缘壳体内壁间设置有隔离筒,所述隔离筒与所述绝缘壳体内壁间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绝缘壳体外壁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连接。
所述隔离筒与所述绝缘壳体的顶板和底板间具有一定间隙。
所述隔离筒为导热绝缘材料制件。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依次通过可充电电源和温度监测控制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连接。
所述接线电极上设置有直径为所述绝缘壳体直径1.2-1.5倍的伞群。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非线性电阻型消谐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通过采用由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半导体制冷片对壳体内部进行降温,可有效地保障电阻组件运行在一个稳定的温度范围内,避免温度变化较大,影响设备性能,提高设备性能的稳定性;
2) 太阳能供电,节能环保,避免对供电线路电能的损耗;
3) 通过采用导热绝缘材质的隔离筒,一方面通过热传导对电阻组件进行降温,另一方面使壳体内部形成气循环通道,极大地提高了设备内部的降温效率;
4) 伞群结构合理,有效保障伞群的爬电距离,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非线性电阻型消谐器,包括由环氧管和陶瓷套构成的绝缘壳体4,绝缘壳体4上设置有上下两个接线电极2,所述接线电极2与设置在绝缘壳体4内部的非线性电阻组件1连接,所述电阻组件1与绝缘壳体4内壁间设置有导热绝缘材料制件的隔离筒7,所述隔离筒7与所述绝缘壳体4内壁间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6,所述绝缘壳体4外壁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连接。所述隔离筒7与所述绝缘壳体4的顶板和底板间具有一定间隙。通过在隔离筒7与绝缘壳体4内壁间设置半导体制冷片6,通过半导体制冷片6对消谐器绝缘壳体内部进行有效降温,隔离筒7一方面通过热传导针电阻组件1侧的热量传递至半导体制冷片6侧,更重要的是使绝缘壳体4内形成气体循环流动,隔离筒7内部的气体在电阻组件1发热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形成向上运动的趋势,气体在半导体制冷片6处降温,形成向下运动的趋势,隔离筒7内部的气体上升,外侧下降,形成循环流动,热气流通过半导体制冷片6降温后从下部进入隔离筒7内部,对电阻组件1进行降温,不断循环,降温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74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