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500kV交联聚乙烯电缆附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7010.2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6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刘颂凯;田成;许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颂凯;田成;许志浩 |
主分类号: | H02G15/00 | 分类号: | H02G15/00;H02G15/08;H02G15/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500 kv 交联 聚乙烯 电缆附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联聚乙烯电缆附件领域,具体的是指一种500kV交联聚乙烯电缆附件结构。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城市电网迅猛发展,架空输电线路走廊占地挤压城市用地空间,而由于电缆线路埋设在地下,具有隐蔽性、减小了线路用地,且随着技术的成熟,其运行稳定、供电可靠,越来越多的城市输配网络中传统的架空导线线路被电力电缆所代替。交联聚乙烯电缆由于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机械抗应力性能、化学抗腐蚀性能使其在电力行业中各个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网络中占主导地位,特别是高压、超高压等领域中交联聚乙烯电缆得到了更为显著的快速发展。电缆接头附件是保证两段电力电缆可靠连接并传输电能的关键装置,电缆附件的质量也关系到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目前,我国500kV超高压电缆附件的制造能力落后于电缆。500kV超高压电缆已有数家公司能够制造,附件仅一家公司通过试验并投入运行,但数量很少。大多数500kV电缆线路上的附件还是依靠国外公司提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500kV交联聚乙烯电缆附件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500kV交联聚乙烯电缆附件结构,包括整体预制接头,GIS终端和户外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预制接头采用硅橡胶整体预制,包括位于接头中间的导体连接管和位于导体连接管中间的屏蔽电极,还包括接头应力锥、硅橡胶绝缘体和用以缩小屏蔽电极的外径、加大屏蔽 电极端部曲率半径的电缆锥形绝缘体;所述电缆锥形绝缘体以屏蔽电极的中点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电缆锥形绝缘体的最小外径处与导体连接管相近,使得屏蔽电极外径最小;所述硅橡胶绝缘体的内径也为锥形;
所述GIS终端由终端绝缘体,内径为锥形的终端应力锥,终端环氧套管和SF6气体由里到外依次包裹组成;所述终端绝缘体为锥形,所述终端应力锥采用硅橡胶应力锥和弹簧压紧结构;
所述户外终端包括户外终端绝缘体,户外终端应力锥,户外终端环氧套管,绝缘膏和瓷套管,所述户外终端环氧套管安装在瓷套管内;还包括一段去掉绝缘屏蔽的电缆,所述电缆的下端固定在户外终端环氧套管的高屏蔽电极内,所述电缆的上端从瓷套管上端引出,并与瓷套管上端和户外终端环氧套管上端形成密封结构;所述户外终端环氧套管下端与瓷套管下端形成密封结构;所述绝缘膏填充在瓷套管与户外终端环氧套管之间的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500kV交联聚乙烯电缆附件的结构设计,安装更方便,大大减少了现场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质量,加快了500kV电缆附件结构设计的研究,使500kV电缆附件尽快实现国产化,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预制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GIS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户外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整体预制接头A,电缆锥形绝缘体A1,接头应力锥A2,屏蔽电极A3,硅橡胶绝缘体A4;GIS终端B,终端绝缘体B1,终端应力锥B2,终端环氧套管B5,SF6气体B6;户外终端C,户外终端绝缘体C1,户外终端应力锥C2,户外终端环氧套管C5,绝缘膏C7,瓷套管C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的500kV交联聚乙烯电缆附件结构,包括整体预制接头A,GIS终端B和户外终端C,整体预制接头A采用硅橡胶整体预制,包括位于接头中间的导体连接管和位于导体连接管中间的屏蔽电极A3,还包括接头应力锥A2、硅橡胶绝缘体A4和用以缩小屏蔽电极A3的外径、加大屏蔽电极A3端部曲率半径的电缆锥形绝缘体A1;电缆锥形绝缘体A1以屏蔽电极A3的中点为中心对称设置,电缆锥形绝缘体A1的最小外径处与导体连接管相近,使得屏蔽电极A3外径最小;硅橡胶绝缘体A4的内径也为锥形;
GIS终端B由终端绝缘体B1,内径为锥形的终端应力锥B2,终端环氧套管B5和SF6气体B6由里到外依次包裹组成;终端绝缘体B1为锥形,终端应力锥B2采用硅橡胶应力锥和弹簧压紧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颂凯;田成;许志浩;,未经刘颂凯;田成;许志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7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煤系统用电设备接地电弧故障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制装配式转角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