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砷颗粒下料除粉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6987.2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4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才;周斌;罗学文;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海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B07B1/18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黄新平 |
地址: | 338000 江西省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粉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砷颗粒下料除粉末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易碎易燃烧的固体颗粒物料通过螺杆下料机连续为反应设备喂料时,螺杆和颗粒物料之间因摩擦容易产生部分细小的粉末,如单质As是硬而脆的物质,As颗粒在用螺杆连续下料时产生细小的As粉,现有技术中,螺杆输送管直接与垂直下料管连接,因摩擦产生的细小As粉弥漫在下料管道里,极容易引起下料管道的回火燃烧,每当下料管回火燃烧都导致螺杆卡死不能转动下料,此时要通过拆开下料管疏通后才能下料,而在拆卸时有部分砷粒在没有氧气供应的情况下直接落入反应罐,落入反应罐的砷粒由于没有氧气供应或者氧气供应不足产生升华,升华的砷蒸汽冷凝在产品料箱里,严重的影响转化工艺产品的品质,导致产品中硫、硒严重超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产品质量好、工作效率高,能避免生产过程中回火燃烧现象的砷颗粒下料除粉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砷颗粒下料除粉末装置,其特征在于,料斗上的螺杆输送管出口与下料管进口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分筛管,分筛管的底端侧面设置粉末出口管,粉末出口管端口用软管与粉末收集箱连接,分筛管底部的定位槽上安装筛网圆筒,筛网圆筒带有筛孔,或用带筛孔的不锈钢网卷成,筛网圆筒两端分别与螺杆输送管出口、下料管进口相通,分筛管与水平成50-60度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砷颗粒下料除粉末装置,使用时,电机带动螺杆运动,螺杆将料斗内的砷颗粒从螺杆输送管送出,并进入分筛管内的筛网圆筒中,因螺杆运动摩擦产生的细小砷粉,在经过筛网圆筒时从其上的筛孔中落入到分筛管内,并经粉末出口管进入到粉末收集箱中;而未被磨损的砷颗粒则从筛网圆筒、分筛管进入下料管中。
本实用新型的砷颗粒下料除粉末装置,通过在料斗上的螺杆输送管与下料管之间设置分筛管、筛网圆筒,使砷颗粒下料过程中颗粒与粉末分离,完全避免了生产过程中回火燃烧现象产生,确保了的产品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电机,2、料斗,3、螺杆输送管,4、分筛管,5、观察口,6、下料管,7、粉末出口管,8、粉末收集箱,9、筛网圆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砷颗粒下料除粉末装置,其特征在于,料斗2上的螺杆输送管3出口与下料管6进口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分筛管4,分筛管4的底端侧面设置粉末出口管7,粉末出口管7端口用软管与粉末收集箱8连接,分筛管4底部的定位槽上安装筛网圆筒9,筛网圆筒9上带有筛孔,或用带筛孔的不锈钢网卷成,筛网圆筒9两端分别与螺杆输送管3出口、下料管6进口相通,分筛管4与水平成50-60度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海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海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69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步滴加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粉料混合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