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竹丝、竹屑新型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4443.2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4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蓝禾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B30/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丝 新型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特别是指一种燃竹丝、竹屑新型锅炉。
背景技术
竹丝、竹屑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工业废弃物,现有技术的锅炉一般采用手烧炉形式或者将原有链条炉等型式锅炉改为手烧炉结构,这种粗放式的燃烧方式不但锅炉效率很低,容易达不到额定负荷,而且易冒黑烟,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时常有人被炉膛爆燃喷出高温烟气烧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节能环保的燃竹丝、竹屑新型锅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竹丝、竹屑新型锅炉,包括锅炉本体、给料系统、炉膛、炉排、烟风道、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和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给料系统采用螺旋给料机,密封送料,螺旋给料机的进料口下面设有前拱二次风口,炉膛的底部设有前墙二次风口,炉膛的后部设有后拱二次风口,炉膛四周布置有水冷壁,所述炉排采用往复炉排,往复炉排底部设置有一次风口,所述省煤器与空气预热器的下面设置有沉灰池。往复炉排以推匀燃料并推动其随燃烧向后运动,自动化程度高,炉膛的底部前墙二次风、炉膛的后部逆吹的后拱二次风、往复炉排底部的一次风及进料口下面前拱二次风形成旋流,促进燃料燃烧,炉膛内的热量由炉膛四周布置的水冷壁管吸收,效率高,节能环保,炉膛四周布置水冷壁,符合燃料挥发分高的特点,即有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又起到保护炉墙的作用,沉灰池的设置可以降低原始灰尘浓度。
作为优选,所述出灰装置为螺旋出灰机,安装在炉排后端。燃烬后产生的灰渣由往复炉排后部的螺旋出灰机带出锅炉。
作为优选,锅炉本体的介质容器及受热面积采用单锅筒纵置式,内部布置有螺纹烟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给料系统采用螺旋给料机,密封送料,通过四周布置水冷壁的炉膛,大冷却度的往复炉排以及炉膛的底部前墙二次风、炉膛的后部逆吹的后拱二次风、往复炉排底部的一次风及进料口下面前拱二次风形成旋流,确保竹丝、竹屑燃料在炉内稳定燃烧且燃烧充分,既能高效燃烧竹丝、竹屑并使锅炉负荷大型化,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低碳环保节能、杜绝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拱、2-后拱、3-炉墙、4-往复炉排、5-前拱二次风口、6-螺旋给料机、7-前墙二次风口、8-后拱二次风口、9-省煤器、10-空气预热器、11-锅炉本体、12-沉灰池、13-螺旋出灰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燃竹丝、竹屑新型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1,螺旋给料机6,炉膛,炉墙3,往复炉排4,前拱1、后拱2、省煤器9,空气预热器10、烟风道、出灰装置和沉灰池12,空气预热器10安装省煤器9的后面,往复炉排4底部设置有一次风口,螺旋给料机6的进料口下面设有前拱二次风口5,前拱二次风口5位于前拱1上,前拱二次风即防止料斗冒烟、着火,又能将燃料播撒均匀至落料口后面炉排上。炉膛的底部设有前墙二次风口7,炉膛的后部设有后拱二次风口8,燃料经螺旋给料机6送入,在前拱二次风的吹动下落入往复炉排4上,在往复炉排4上随往复炉排4的运动布满炉排并向后移动,防止燃料堆积在往复炉排4的前端,往复炉排底部一次风,前拱二次风、前墙二次风和后拱二次风相互形成旋流,三道二次风促进了燃料在炉排上及炉膛下部的燃烧同时有效防止后拱2上面灰炭的堆积。炉膛内的热量由炉膛四周布置的水冷壁管吸收。燃烧产生的烟气最后经螺纹烟管、省煤器9、空气预热器10后排出锅炉,并设置沉灰池12降低原始灰尘浓度,燃烬后产生的灰渣由往复炉排4后部的螺旋出灰机13带出锅炉。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蓝禾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蓝禾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44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烟气排放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改良单段式管状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