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上装饰罩的摩托车后搁脚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8203.1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0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曾侯君;袁志远;冯中友;陈廷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5/00 | 分类号: | B62J2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郭云 |
地址: | 400070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上 装饰 摩托车 后搁脚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带上装饰罩的摩托车后搁脚组合。
背景技术
后搁脚组合连接在摩托车的车架与平叉上,用于搭乘者放置脚部。现有的摩托车后搁脚组合一般由主管、侧管、定位板、前斜管和后斜管组成,主管的前端与侧管的前端相焊接,侧管的后端与主管后部的管身相焊接,在侧管与主管所围成的区域内设置定位板,主管、侧管和定位板组成后搁脚组合的搁脚架。后斜管前低后高倾斜设置,该后斜管的下端与主管的中前部相焊接,在后斜管的前方设置前斜管,该前斜管的后端与后斜管的中部焊接,前斜管的前端向下弯折后与主管的前端焊接,前斜管和后斜管组成后搁脚组合的支架。现有后搁脚组合的不足在于:
1、前斜管、后斜管和主管三者之间形成有一个三角形空隙,搭乘者容易将脚误伸入该三角形空隙中,造成脚被车轮损伤的安全事故;
2、搭乘者的脚放置在搁脚架上容易发生打滑,不仅有安全隐患,而且会影响搭乘的舒适性;
3、后搁脚组合的管件裸露在外,与周边的覆盖件不协调,会影响摩托车整车的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好的带上装饰罩的摩托车后搁脚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上装饰罩的摩托车后搁脚组合,主管(1)的前端与侧管(2)的前端相焊接,侧管(2)的后端与主管(1)后部的管身相焊接,在侧管(2)与主管(1)所围成的区域内设置定位板(3),主管(1)、侧管(2)和定位板(3)组成后搁脚组合的搁脚架;后斜管(4)前低后高倾斜设置,该后斜管(4)的下端与主管(1)的中前部相焊接,在后斜管(4)的前方设置前斜管(5),该前斜管(4)的后端与后斜管(4)的中部焊接,前斜管(5)的前端向下弯折后与主管(1)的前端焊接,前斜管(5)和后斜管(4)组成后搁脚组合的支架,并且前斜管(5)、后斜管(4)和主管(1)三者之间形成有一个三角形空隙(6),其关键在于:在所述支架的侧边固定设置有上装饰罩(7),该上装饰罩(7)由前斜部(7a)和后斜部(7b)构成,所述前斜部(7a)与前斜管(5)相适应,后斜部(7b)与后斜管(4)相适应,所述上装饰罩(7)将前斜管(5)和后斜管(4)罩入其中,且上装饰罩(7)将所述三角形空隙(6)遮挡。
本实用新型在支架的外侧增设一个相适配的上装饰罩,该上装饰罩将前斜管、后斜管和主管三者之间所形成的三角形空隙遮挡,使搭乘者的脚不能伸入该三角形空隙中,从而避免了脚被车轮损伤,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上装饰罩起美观的作用,该上装饰罩与搁脚架上增设的下装饰罩相结合,将后搁脚组合的管件隐藏,这样与周边的覆盖件协调性好,整车外观更具美感。
所述前斜部(7a)前端的弯折处通过第一螺栓与前斜管(5)相固定,后斜部(7b)的中部通过第二螺栓与后斜管(4)相固定。以上结构上装饰罩与后搁脚组合的支架之间安装方便,连接牢固;上装饰罩的稳定性好,不会发生松动并产生异响。
所述上装饰罩(7)通过注塑成型,在前斜部(7a)上沿其长度方向通过凹陷形成一个长条凹槽(7c),所述前斜部(7a)的底端以及后斜部(7b)的底端均一体形成有扣耳(7d)。以上结构上装饰罩加工制作容易,成本低;长条凹槽起增加结构强度的作用,以防止上装饰罩发生变形;前后两个扣耳可与下装饰罩相扣合,使上下装饰罩接合紧密,合缝小。
为了便于装配,并进一步增强上装饰罩与下装饰罩连接的稳定性,前面一个扣耳(7d)的后侧以及后面一个扣耳(7d)的前后侧均设置有定位块(7e),定位块(7e)与上装饰罩(7)为一体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上装饰罩能够防止搭乘者脚部伸入车轮,既增强了安全性,又美化了外观,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改造容易、改造成本低等特点,在各种类型的摩托车上均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后搁脚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上装饰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装饰罩在后搁脚组合上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8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式把立管
- 下一篇:边三轮摩托车的边轮挡泥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