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电热网快速热解生物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8002.1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4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邹浩;惠世恩;庄会永;张庚;王登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53/04;C10B47/02;C10G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电热 快速 生物 装置 | ||
1.一种采用电热网快速热解生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法兰盲板(1)、下法兰盲板(13)以及设置在上法兰盲板(1)和下法兰盲板(13)之间的有机玻璃筒(2);下法兰盲板(13)上放置一块电木板(12),电木板(12)上设置有一个固定电极(3)和一个活动电极(10);固定电极(3)和活动电极(10)之间固定有用于搭载样品的丝网(4),丝网(4)的上方安装有生物油收集器,并作为氦气的出气路;丝网(4)下方的电木板(12)和下法兰盲板(13)上对应开设有用于使氦气流进入的通孔,丝网(4)的下方形成进气路;丝网(4)上布置样品的区域还安装有用于测量温度的热电偶,热电偶与外部的采集卡相连,采集卡与装有PID模块的计算机相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电热网快速热解生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法兰盲板(1)和下法兰盲板(13)通过四根丝杠定位;上法兰盲板(1)和下法兰盲板(13)与有机玻璃筒(2)相接触的部分均通过硅胶环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电热网快速热解生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电极(10)外侧的电木板(12)上设置有安装座,活动电极(10)的上部连接有两组用于给活动电极(10)施加向外的预拉力,拉紧安装在活动电极(10)与固定电极(3)之间的丝网(4)的弹簧(11),两组弹簧(11)的另一端通过螺帽固定在安装座的顶部;固定电极(3)和活动电极(10)均通过一个穿过下法兰盲板(13)的CONAX密封电流连接器供电;固定电极(3)和活动电极(10)均采用黄铜经电火花切割和铣削加工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采用电热网快速热解生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网(4)采用由304号不锈钢制成的方型丝网,且孔径小于样品颗粒的外径;安装时,先沿宽度方向折叠一次后再安装于固定电极(3)和活动电极(1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采用电热网快速热解生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4)的下部设置有一块用于支撑丝网(4),并起辅助散热作用的石英玻璃片;丝网(4)的上部也设置有一块用于安放生物油收集器的石英玻璃片;两块石英玻璃片的中央均开设有用于引导气流和使析出的挥发分通过的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电热网快速热解生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4)的下方进气路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气流稳定器(5)和气流分配器(6);气流分配器(6)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气流稳定器(5)的凹槽;气流稳定器(5)由一只蜂窝陶瓷加工制成,其上密布边长为1.25mm的方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电热网快速热解生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网(4)通过功率控制模块与直流电源相连;计算机的PID模块根据热电偶采集到的温度信号,通过功率控制模块调节输出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电热网快速热解生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电偶采用K型热电偶,且丝网(4)的中央位置及边缘位置分别设置有一只用于测量样品温度上下限的K型热电偶;两只K型热电偶均通过安装于上法兰盲板(1)或下法兰盲板(13)上的CONAX密封热电偶连接器与外部的采集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电热网快速热解生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油收集器包括由石英玻璃制成的内筒(16)和外筒(17),内筒(16)套设与外筒(17)内;内筒(16)的底部为漏斗状,且下端直径最大处与外筒(17)的内壁贴合,使内筒(16)的内部及外筒(17)内与内筒(16)贴合处的下部形成气体通道;内筒(16)与外筒(17)形成的气体通道的内壁上均贴合有铝箔(20);外筒(17)的下端通过上法兰盲板(1)的圆孔竖直布置在丝网(4)的上方,并通过卡圈密封固定;内筒(16)的外侧与外筒(17)之间填充有用于冷凝生物油的冷却液(18);内筒(16)的顶部出口设置有用于收集未能及时冷凝的生物油的滤膜(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80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性微正压原油稳定塔
- 下一篇:一种新型立式石灰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