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雨水滴到地板上的外翻折叠雨伞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3886.1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0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黄辉灵;罗环环;邵蕊晶;王戟;章芳敏;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45B19/10 | 分类号: | A45B19/10;A45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雨水 地板 外翻 折叠 雨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翻折叠雨伞,尤其是一种能防止雨水滴到地板上的外翻折叠雨伞。
背景技术
折叠雨伞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尤其是雨天人们更是离不开折叠雨伞来为人们遮雨,但是每当雨伞为人们遮完雨之后伞面便会留下雨珠,这时人们如果进入房间或者车上,雨伞上的水便会滴下来,弄湿地板或者车子,给人们带来了困扰。当然目前也有技术来解决该问题,如专利号:ZL 200520055741.6 就通过在雨伞外加一个集水罩来解决雨伞滴到地板的问题,但该方法使得雨伞的结构变得复杂,并且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另外,市场上也有雨伞除湿器,但是由于除湿器具有一定的重量与体积,人们不可能随时随地带个除湿器。所以现有技术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雨伞用过以后雨水会滴到地板或者车子上这个问题。
总之,现有的外翻折叠雨伞暴露了以下缺点:
1、外翻折叠雨伞用过之后,在雨伞面上或多或少都会留下水珠,并且由于一般雨伞上的提绳都是设置在伞柄上的,这样当人们用提绳来提雨伞时,水珠便会顺着伞面外表面滴落到地板或者车上,给人们带来困扰;
2、通过雨伞套来防止水珠滴落,人们便得随时随地带着雨伞套,但是如果人们忘记带雨伞套的话那就无法防止水珠滴落,并且在将雨伞放入雨伞套的过程中会花费一定时间,如果将雨伞套安置在雨伞上则会使雨伞的结构变得复杂;
3、通过除湿器来除去雨伞表面的水珠虽然可行,但人们不可能随时随地都准备一个除湿器来出去雨伞上的水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雨水滴到地板上的外翻折叠雨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止雨水滴到地板上的外翻折叠雨伞,包括伞面、伞骨、绳、伞柄和主杆;该伞骨均匀分布于伞面下,伞骨和伞面通过线连接在一起;该主杆和伞面的内表面以及伞骨连接在一起;该绳设置在伞面外表面的正中心;该伞柄与主杆连接在一起。
所述伞柄包括外壳和磁铁,磁铁嵌在外壳内部,所述的伞骨由铁做成。
所述的磁铁为环形。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由于是将绳设置在伞面的外表面正中,而非伞柄处,通过绳子来提雨伞时改变了原有的提拉方向,又由于雨伞的内表面外翻,将水珠包裹在雨伞外表面,这样提拉雨伞时就可以防止水珠滴落到地板上;
2.由于伞柄处设置有磁铁,能将伞骨收集起来,通过伞骨可防止伞面散开,可以更好的将水珠收集于伞面的外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伞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是一种防止雨水滴到地板上的外翻折叠雨伞,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外翻折叠雨伞包括伞面1、伞骨2、绳3、伞柄4、主杆5和提绳8。
所述伞骨2均匀分布于伞面1的下表面,其可由铁做成,伞面1和伞骨2通过线连接在一起,主杆5和伞面1的内表面以及伞骨2连接在一起。
所述绳3设置在伞面外表面的正中心。
所述伞柄4与主杆5连接在一起,其包括外壳6和磁铁7,磁铁7可以是环形的,其嵌在外壳6内部。
所述提绳8连接于伞柄4。
使用时,当将外翻折叠雨伞收折好了之后,使用绳3来提外翻折叠雨伞,由于雨伞的内表面外翻,将水珠包裹在雨伞外表面,所以水珠变不会滴落到地板上。
进一步的,当将外翻折叠雨伞收回后,可将伞骨2插入伞柄4内,由于磁铁5的存在使得伞骨2与伞柄4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伞骨2的作用将使伞面1不会散开,这时水珠可以更好的被收集在雨伞的外表面。
再者,当人们来到有盛水器的地方,可以用提绳8来悬挂雨伞,这时雨伞外表面的水便会流到盛水器里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38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旅行箱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微珠固串嵌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