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圆孔同轴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3527.6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5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沙雯雯;沈炜;刘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鸿图南通压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3/19 | 分类号: | G01B13/19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圆孔 同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圆孔同轴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同轴度是机械产品检测中常见的一种形位公差项目。对于规则轴类零件,一般可采用V 型支架、钢球加杠杆百分表或偏摆仪等专用检具及组合辅具来检测同轴度;对于箱体孔类零件,一般可采用芯轴加杠杆百分表或利用圆度仪来检测同轴度。但对于一些大型零部件(如机床主轴等) 或不规则轴类零件以及箱体零件的不规则内孔,采用常规方法测量同轴度则很难实现或非常麻烦。
此时,在检测圆孔同轴度使用的方法基本为三坐标测量,即采用用三坐标测量机(CMM)来测量同轴度,与专用同轴度测量仪相比,CMM测量同轴度的最大特点是无须转动工件,无须专用芯轴或专用支架,无须机械找正,只需用测头探针对工件取点采样,即可快速输出测量结果。但用CMM测量同轴度时,由于对基准轴线理解的差异,或对被测要素轴线测量方法不同,或对同轴度评价方法不同,以及CMM采点误差的影响等原因,有时会出现测量结果误差较大、重复性较差的现象,即测量结果不能真实反映零件真实的同轴度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检测圆孔同轴度的装置,可以一次性将一个圆孔的各方向的同轴度测量出来,可以进行即时测量,无需专业人员只要一些简单的培训即可学会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压铸产品的清洗脱水装置,包括测量侧头,测量侧头上设有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第一出气孔通过第一气管、第二出气孔通过第二气管均与一气动装置相连,气动装置连接有气源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气动装置上的倍率调整阀和零位调整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工件进行加工完以后立马进行测量,没有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并且可以将圆孔的各部位都有数据输出,不会只局限于一个数据,可以更加形象的将不合格的部位展现出来。并且克服了采点较少带来的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测量侧头、2-第二出气孔、3-第一出气孔、4-第一气管、5-第二气管、6-气动装置、7-气源连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检测圆孔同轴度的装置及检测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测量侧头1,测量侧头1上设有第一出气孔3和第二出气孔2,分别进行测量一个圆孔的上下两个部位的圆,该两处连接的空气是通过气动装置进行调节后输出的压缩空气,第一出气孔3通过第一气管4、第二出气孔2通过第二气管5均与一气动装置6相连,气动装置6连接有气源连接装置7,气动装置6上的倍率调整阀和零位调整阀。
采用本实用新型检测圆孔同轴度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首先启动气动装置6的控制界面,设定气源从第二气管5进入,确定后测量侧头1放入校对规中,调节气动装置6上的倍率调整阀和零位调整阀,将倍率调整阀和零位调整阀的数值均设定为0;关闭第二气管5的如气,打开第一气管4,使气体从第一气管4进入,再进行调节倍率调整阀和零位调整阀,将倍率调整阀和零位调整阀的数值调至0,这样重复以上动作,直到在调换气管进行进气时,气动装置上的数字不再变化;
B、将测量侧头1从校准块中取出,放入带有圆孔的工件中,关闭第一气管4,打开第二气管5,转动测量侧头1使气动装置6上的数字为0,再进行转换,关闭第二气管5,打开第一气管4进气,记录气动装置6上的数值,该值即为该孔的同轴度数值。
本实用新型可以一次性将一个圆孔的各方向的同轴度测量出来,可以进行即时测量,无需专业人员只要一些简单的培训即可学会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工件进行加工完以后立马进行测量,没有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并且可以将圆孔的各部位都有数据输出,不会只局限于一个数据,可以更加形象的将不合格的部位展现出来,并且克服了采点较少带来的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鸿图南通压铸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鸿图南通压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3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