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捷型信报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3325.1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8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学文;赵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沪邮电力建筑电器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A47G29/12 | 分类号: | A47G29/12;A47G29/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捷 型信报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报箱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信报箱作为新建小区及写字楼的配套产品之一,是用于接收邮件、报纸或账单的重要载体。为集中管理,多将整栋楼的信报箱集中设置在一个或多个新报墙上,使用时,先由邮递员先将邮件通过投递口投递至对应的信报箱内,再由业主打开信报箱的后盖自行取阅。然而,由于投递的邮件种类繁多,体积大下不一;因此,若将投递口设置过小,则邮件投放困难,若投递口设置过大,则邮件又极易被他人取出。这样,如何对投递口进行合适的调整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使用方便,既可确保大体积邮件的方便投入,又可防止邮件被他人取出的便捷型信报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两端开口的箱体、铰接在箱体的一侧开口上的箱盖和连接在箱体的另一侧开口上的投递口组件;
所述投递口组件包括定板、动板和压簧,所述定板的顶边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开口的顶缘上、且定板的宽度与箱体的开口的宽度一致,所述动板的底边铰接在箱体的开口的底缘上、且动板的宽度与定板的宽度一致;所述动板位于定板的内侧,所述压簧连接在动板和箱体的内壁之间,使得所述动板的顶缘抵在定板的内侧端面上。
所述定板斜向下设置。
所述便捷型信报箱还包括提示组件,所述提示组件包括信号灯、触发开关一和触发开关二,所述信号灯和触发开关一均固定连接在箱盖的外侧的端面上,所述触发开关二固定连接在动板的内侧、且位于所述动板的下方;
所述触发开关一用于关闭所述信号灯,所述触发开关二用于打开所述信号灯。
本实用新型实用时,邮递员可向内推动动板,使得动板向内翻转,进而简单、方便的完成邮件的投递。此时,由于定、动板的宽度均与箱体的开口的宽度一致,因此,可方便的将体积较大的杂志等投递至信报箱中;同时,投递完成后,动板将在压簧的作用下复位,并抵在定板的内侧端面上,从而起到了防“盗窃”的作用。其具有结构精巧、使用方便,既可确保大体积邮件的方便投入,又可防止邮件被他人取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图中1是箱体,2是箱盖,3是投递口组件,31是定板,32是动板,33是压簧,4是提示组件,41是信号灯,42是触发开关一,43是触发开关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3所示,包括两端开口的箱体1、铰接在箱体1的一侧开口上的箱盖2和连接在箱体1的另一侧开口上的投递口组件3;
所述投递口组件3包括定板31、动板32和压簧33,所述定板31的顶边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开口的顶缘上、且定板31的宽度与箱体1的开口的宽度一致,所述动板32的底边铰接在箱体1的开口的底缘上、且动板32的宽度与定板31的宽度一致;所述动板32位于定板31的内侧,所述压簧33连接在动板32和箱体1的内壁之间,使得所述动板32的顶缘抵在定板31的内侧端面上。
所述定板31斜向下设置。使得投递口组件也兼具了防雨防水的作用。
所述便捷型信报箱还包括提示组件4,所述提示组件4包括信号灯41、触发开关一42和触发开关二43,所述信号灯41和触发开关一42均固定连接在箱盖2的外侧的端面上,所述触发开关二43固定连接在动板32的内侧、且位于所述动板32的下方;
所述触发开关一42用于关闭所述信号灯41,所述触发开关二43用于打开所述信号灯41。
这样,在邮件投递时动板的每一次动作都将触发一次触发开关二,从而使得信报箱中有未取出的邮件时,信号灯保持常亮状态;而一旦邮件经由箱盖处被业主取出,则可由业主按动触发开关一以关闭信号灯。本案中通过新增信号灯的形式针对未收取邮件给业主以简单、清晰的提示,使用便利性极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沪邮电力建筑电器设备厂,未经扬州市沪邮电力建筑电器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33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