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水闸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0421.0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8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袁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超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防水 闸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水闸门。
背景技术
目前,处于较低地区的建筑物或住宅在遇到下倾盆大雨时即会发生淹水现象,因此住户通常是采堆积砂包或钉设挡水板在建筑物或住宅门口,以阻挡外界的水淹入室内;然而这些方法如:堆积砂包则相当笨重且耗时,在不使用时搬移也相当费力。另对于钉设挡水板则效果不佳且在不使用时拆下会留下钉痕影响门口美观,且水密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水闸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水闸门,其包括:二立框,各立框由一基板与二侧板组成,所述二侧板设有卡槽,其中一侧板内壁面设有一防水条;至少一挡板,所述至少一挡板两侧插入所述二立框;一迫紧件,包括一支撑板、一螺杆、一把手以及一压板,所述螺杆一端连接所述把手,另一端连接所述压板;所述支撑板两侧设有翼板,所述二翼板贴靠于所述二侧板的外侧。
所述挡板设有一凸缘与一凹槽,所述凸缘卡入另一相邻挡板的凹槽。
所述凹槽设有至少一C形槽,至少一防漏条穿置于所述C形槽。
所述C形槽设于所述凹槽的中央凹陷处。
所述C形槽设于所述凹槽两侧的凸肩部。
所述一侧板设有多个螺孔,多个顶杆穿过所述多个螺孔顶推所述挡板压向所述防水条。
所述二立框底部之间加设一下框,所述下框具有U形长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闸门侧板设有卡槽供一迫紧件的支撑板卡入,支撑板设有二翼板,卡槽设有挡块,使迫紧件不易从卡槽脱离。另外,在挡板下方设置C形槽共防漏条穿设固定,防止防漏条位移,以确保水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板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水闸门,包括:二立框10,二立框为对称构造,立框10由一基板11以及两侧的侧板12、13构成一个U形长槽,两侧板12、13在接近上端设有卡槽15,侧板12设有多个螺孔16供多个顶杆17螺入,侧板13内壁面设有防水条14,防水条14为橡胶、硅胶、高密度泡棉等防水且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
至少一挡板30,挡板30的两端可由上向下插入二立框10的U形长槽;挡板30上方设有凸缘31供相邻挡板上下卡接。
二迫紧件40,每个迫紧件40包括一支撑板41、一螺杆42、一把手43以及一压板44。支撑板41用以卡入立框10的卡槽15,为了使支撑板41的定位更稳定,在两侧设有翼板411;螺杆42通过支撑板41中央的一螺孔,螺杆42一端连接把手43,另一端与压板44为可旋转的枢接。当旋转把手43带动螺杆42转动时,螺杆42一端的压板44会产生相对支撑板41的移动。
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挡板30插入在立框10的U形长槽,将顶杆17的螺杆部分旋入并通过侧板12上的螺孔16,可以顶推挡板30压向防水条14,使挡板30与侧板13之间的间隙由防水条14封闭,防止水液通过。
挡板30下方设有凹槽32,凹槽32供下方相邻挡板30上方的凸缘31卡入;挡板30下方设有多个C形槽321,C形槽321可以设置在凹槽32的中央凹陷处,或是凹槽32两侧的凸肩部,C形槽321可以穿置如第一防漏条33或第二防漏条34等不同断面形状的防漏条;防漏条为橡胶、硅胶、高密度泡棉等防水且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因此当相邻的下方挡板30的凸缘31卡入上方挡板30的凹槽32时,多个第一、二防漏条33、34形成多重的阻隔,可以有效地阻止水液通过。
位于最下方的一挡板30下方还可以由多个C形槽321共同固定一较大的第三防漏条35,因此利用第三防漏条35压接于地面可以防止水液通过,或是再在二立框10底部之间加设一下框20,下框20类似立框10同样具有U形长槽,将最下方挡板30置入下框20,使第三防漏条35与下框20紧密结合,并且由于第三防漏条35穿设在C形槽321,不会被水压推动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超,未经袁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04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