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标签复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0195.6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5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冬雅 |
主分类号: | B65H19/22 | 分类号: | B65H19/22;B65H4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签 复卷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复卷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复卷机,是一种用于纸类、云母带、薄膜专用设备,其用途是将造纸机生产出来的纸卷(称为原纸卷)进行依次复卷,纸张经过复卷后做成成品纸出厂。现时市场上许多标签印品,由于版面设计和印刷的问题,导致每次生产出来的标签有50%都要复卷,对应的,标签复卷机得以广泛的应用,比如专利CN202272539U公开了一种改良的标签复卷机,由机架构成,机架上设有控制器、放料轴、放料导棍、输料导辊组、胶轮、钢轮、收料导棍、收料轴,所述的控制器上设有工作指示灯、开关工作键、力矩控制器、读数显示器,所述的控制器上设有的自动张力放料器,所述的机架上设有3组输料导棍组,所述的每一输料导棍组是由3条导棍呈三角排列组成。
一般情况下,在印刷中都会面临套印不准、色差、飞墨等印刷瑕疵带来的质量与成本的困扰,传统的人工肉眼识别检测,浪费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并且效率很低。其中大部分的瑕疵在印刷中连续、大量出现,直接导致质量索赔及材料损耗,为企业带来巨大损失。面对印刷品瑕疵的检测,已有相关技术及设备涌现。
专利CN203780064U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检测仪的实时打印贴标设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由下方设置的四个支腿进行支撑,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传送被贴标产品的传送平台,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方,所述打印装置包括热传打印机构、标签放卷机构以及标签回卷机构,贴标机构,所述贴标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方且位于所述打印装置中打印头的一侧,所述贴标机构包括贴标头和视觉检测仪。专利CN102735692A公开了一种RFID标签检测设备,用于对RFID标签进行检测,包括机架、分别设置于机架两端的放卷单元及收卷单元,所述放卷单元及收卷单元之间还依次设有标签导通检测单元、视觉检测单元及换标平台,所述各单元之间设有导纸辊,所述标签导通检测单元设置于放卷单元与视觉检测单元之间。
专利CN101738396A公开了一种复检平台,用于印刷品质量检测中缺陷的复检,包括机架、工作台、放卷轮、收卷轮、位置检测装置、动力装置和微控制器,所述放卷轮和收卷轮均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放卷轮输送印刷品至收卷轮将印刷品复卷,所述收卷轮连接动力装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印刷品输送的位置并连接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存储该印刷品的缺陷的位置信息并与该印刷品输送时的位置信息对比以控制动力装置。其设置复检平台为两个,结构较为负责,复检效率低下;此外,视觉检测装置使用面阵相机,对套印不准,色差、飞墨等印刷瑕疵的检测灵敏度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签复卷机,其设置由条形光源、工业相机、工业镜头和光电传感器组成的视觉检测装置,可实现标签印品瑕疵的半自动化、批量检测,其检测精度高、检测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标签复卷机,包括
放卷单元;
收卷单元;
同步传送带,引导标签印品由放卷单元经导向辊传送至收卷单元完成复卷;
张力调节机构,调节标签印品复卷过程中的张力大小;
PLC工控机,与张力调节机构相连接,控制标签印品复卷过程中的张力;以及
视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标签印品的印刷瑕疵,包括
条形光源,用于照射印品上的标签;
工业相机,用于拍摄印品上的标签图像;
工业镜头,与工业相机相匹配设置,套设于工业相机的前端;和
光电传感器,与PLC工控机相连接,用于提取工业相机拍摄的图像信息传送给PLC工控机,以及通知工业相机拍摄作业。
较佳的,所述视觉检测装置还包括报警单元,工控机与报警单元相连接,工控机的输出端口为数字I/O信号端口或串口通信端口,以通知报警单元报警或标签复卷机停机。
优选的,所述报警单元为报警灯或蜂鸣器。
较佳的,放卷单元的放卷轴由伺服电机驱动。
较佳的,同步传送带经从动轮至主动轮形成视觉检测平台,所述视觉检测装置设于同步传送带视觉检测平台的上方。
较佳的,放卷单元、收卷单元、同步传送带、张力调节机构置于机箱内,同步传送带视觉检测平台位于机箱的上表面。
较佳的,机箱底部还设有行走轮,便于标签复卷机的整体移动和搬运。
较佳的,从动轮处设有与PLC工控机相连接的同步编码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冬雅,未经李冬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0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药物配置用双针头
- 下一篇:一种化工原料直接加热搅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