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双级自吸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9508.0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7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涛;林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惠生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F04D29/18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高学刚 |
地址: | 116113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特别是一种立式双级自吸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式自吸泵包括泵体,在泵体内有叶轮、导叶,叶轮安装在泵轴上,泵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箱体内,泵体与轴承箱体固定连接。这种泵结构均为单叶轮,即单级泵,运行时泵提供的介质压力受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双叶轮相互串联安装、形成双级加压、在流量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泵工作压力的立式双级自吸泵,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立式双级自吸泵,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箱上的泵轴,轴承箱固定连接有上盖,所述泵轴的端头穿过所述上盖的中心孔后固定安装有叶轮;所述的上盖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内自上盖处依次固定连接有次级导叶、泵盖、首级导叶和端盖,端盖的周边与所述的壳体相接,在泵轴的端头安装有首级叶轮,首级叶轮位于首级导叶和泵盖形成的内腔里,在泵轴上安装有次级叶轮,次级叶轮位于泵盖和次级导叶形成的内腔里,上盖、壳体、首级导叶、端盖形成第一空腔,次级导叶和上盖形成第二空腔,在壳体的外侧有过渡腔,壳体接有排出口,排出口与次级叶轮连通,在壳体上有出口和入口,首级叶轮依次通过首级导叶上的孔、第一空腔、出口、过渡腔、入口、第二空腔、次级叶轮与所述的排出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立式双级自吸泵,由于有两级叶轮,运行时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可提高泵工作压力,以满足具有一定系统压力的场合使用。
本立式双级自吸泵,每个叶轮均配有导叶,采用双叶轮背靠背安装方式,两个叶轮产生的轴向力方向相反,相互抵消,作用在轴承上的轴向力相比单级叶轮所产生的轴向力更小,降低轴承温度,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本立式双级自吸泵优化了结构设计,取消了常规串联叶轮式多级泵的平衡鼓平衡套结构,减少零件数量,降低故障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双级自吸泵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箱2上的泵轴1,轴承箱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盖3。泵轴1的端头穿过上盖3的中心孔后固定安装有叶轮。
上盖3固定连接有壳体8,壳体8内自上盖3处依次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次级导叶6、泵盖9、首级导叶13和端盖12,端盖12的周边与壳体8底端周边相接。在泵轴1的端头安装有首级叶轮14,首级叶轮14位于首级导叶13和泵盖9形成的内腔里,在泵轴1上安装有次级叶轮15,次级叶轮15位于泵盖9和次级导叶6形成的内腔里。上盖9、壳体8、首级导叶13、端盖12形成第一空腔11,次级导叶6和上盖3形成第二空腔4,在壳体8的外侧有过渡腔7,壳体8接有排出口16,排出口16与次级叶轮15连通,在壳体8上有出口10和入口5,首级叶轮14依次通过首级导叶13上的孔、第一空腔11、出口10、过渡腔7、入口5、第二空腔4、次级叶轮15与所述的排出口16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惠生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惠生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95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