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昆虫诱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8873.X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05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锋;林炜;徐浪;卢小雨;郑耘;刘建;余道坚;李芳荣;龙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昆虫 诱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诱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昆虫诱捕器。
背景技术
昆虫诱捕器是对昆虫进行诱集的专用器具,其目的包括对昆虫的监测、诱杀、预测预报等,捕虫技术大致分为主动采集和被动采集两种,利用昆虫的趋性对其进行吸引以达到诱捕目的的为主动采集,没有吸引装置而通过随机捕获昆虫的为被动采集。被动采集,通过对昆虫的飞行阻截达到收集目的,但这适合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以及一些没有其它更有效方法诱集的种类,而且存在采集效率较低,目标种类不明确,受小区域环境影响大的缺点。
目前常用的昆虫诱捕器多为主动采集,即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趋化性或者对颜色的趋性等进行诱集,但这些技术存在各自的缺陷:
利用趋光性:由于诱捕器通常是放置在野外,对电力有所要求,因此使用受限;有研究通过收集太阳能进行发光诱集,但成本较高且容易被盗,而且诱捕器通常是悬挂在树荫下,难以收集太阳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利用颜色趋性:只有少数昆虫种类存在颜色趋性,因此应用前景不大;
利用趋化性:目前市场上的昆虫诱捕器一般只能放一种诱剂,如果放两种以上,诱剂容易相互影响甚至发生反应而影响效果;而且诱剂通常悬挂在挡板上,不仅不牢固,更不利于诱剂的全面挥发,从而降低诱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昆虫诱捕器,以解决现有的诱捕器因诱剂存放方面存在上述缺陷而降低诱集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昆虫诱捕器,包括多块透明挡板、固定轴、集虫装置和诱剂存放罐;所述集虫装置顶部具有供昆虫落入的入口;所述透明挡板与所述入口的平面垂直,并且所述透明挡板的一条侧边底部固定于所述入口处,另一条侧边在所述入口中央与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入口上方通过多块所述透明挡板形成多个空间;所述固定轴上具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诱剂存放罐的安装部,并且在各所述空间内至少分布有一个所述安装部;所述诱剂存放罐上设有诱剂挥发孔。本技术方案中,由于透明挡板划分出多个空间,可通过在各空间内安装放置有不同诱剂的诱剂存放罐,实现一个诱捕器同时使用多种诱剂,可同时诱捕多种昆虫,而不同的诱剂之间不会相互影响,更不会发生反应导致效果下降;也可以在各诱剂存放罐中放置相同的诱剂,增大各空间的诱剂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诱捕效率。同时,由于采用透明挡板,昆虫飞扑过来时容易撞到透明挡板,撞晕后即落入集虫装置中,相比于采用非透明挡板(昆虫一般靠视觉飞行,昆虫遇到非透明挡板后停靠在挡板上,继而逃逸),本方案中诱捕到昆虫的几率大得多。另外,诱剂存放罐安装在固定轴上,不易掉落,诱剂存放罐上设有诱剂挥发孔,使得诱剂全面挥发,提高诱捕效率。同时,本方案提供的诱捕器还可将主动采集与被动采集相结合,当所要采集的昆虫不适用诱剂时,通过透明挡板的作用实施被动采集,当需要使用诱剂时,即为主动采集与被动采集相结合。
优选地,所述诱剂存放罐的侧壁上部开设所述诱剂挥发孔,下部设有安装插孔,所述安装部穿插于所述安装插孔内实现所述诱剂存放罐的所述安装,并且,所述安装插孔可沿所述安装部来回滑动,以使所述诱剂存放罐可围绕所述固定轴转动。在本方案中,安装插孔可在所述安装部上来回滑动,使得诱剂存放罐可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动,在添加诱剂时,无需取下诱剂存放罐。
优选地,所述诱剂挥发孔为多个,所述诱剂存放罐还包括用于开闭部分或全部所述诱剂挥发孔的挥发孔控制机构,所述挥发孔控制机构套于所述诱剂存放罐上以盖住所述诱剂存放罐的罐口,并可进行转动以打开或堵住部分或全部所述诱剂挥发孔。挥发孔控制机构的好处在于:不仅充当了诱剂存放罐的盖子,还能开闭挥发孔,当不需要进行诱捕但诱剂存放罐中存放有诱剂时,为避免诱剂浪费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旋转该挥发孔控制机构使之挡住诱剂挥发孔。
优选地,所述集虫装置包括漏斗和集虫瓶,所述集虫瓶的瓶颈与所述漏斗的下部连接,使得昆虫撞击所述透明挡板后从所述漏斗滑入所述集虫瓶中。
优选地,所述漏斗下部具有凸起部,所述集虫瓶的瓶颈上设有曲线卡槽,通过旋转使得所述凸起部沿所述曲线卡槽运动实现所述漏斗与所述集虫瓶的卡口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集虫瓶的瓶身上设有用于泄水的泄水缝。泄水缝的设计可避免因雨水等进入集虫瓶中导致瓶内水满溢出而带走昆虫。
优选地,还包括绷拉线,绷直连接于相邻的所述透明挡板之间。绷拉线拉住两相邻的透明挡板,可以使得诱捕器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88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