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填滤水管安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6327.2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4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邓代强;李夕兵;周子龙;刘希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00 | 分类号: | E21F1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填 水管 安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填工程中将采空区充填料浆的滤水管安全、快速、平稳安放的装置,属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进行高大采空区充填技术研究过程中,为了使充填料浆正常固结硬化,需要及时将充填料浆之中的水排出采场,以达到提高充填体强度的目的。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即需安全、便捷地安放起采空区充填料浆虑水作用的滤水管。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充填料浆的虑水效果,会采用人工的办法,即安放充填滤水管时,安放操作人员先系上安全带,人靠近采空区一侧一定距离,抱着滤水管沿着采空区边沿徐徐下放滤水管,直到达到采场底部预设位置后停止,这样作虽然方便,但对于操作人员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由于滤水管没有悬空,有时滤水管下放过程中会被采空区边沿或采场内突兀不平的岩壁频繁剐蹭,导致包裹滤水管的滤布破损,从而影响采空区的虑水效果,造成充填料浆的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高效的采空区充填滤水管安放装置,实现安全、快速安放滤水管,加快充填料浆的排滤速度,保证提高充填体强度,同时使滤出的水中含泥率在合理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采空区充填滤水管安放装置,包括固定架1、主动轮9、压轮10和悬轮3,所述固定架1固定设置采空区边缘的巷道内,所述主动轮9通过轴承设置在固定架1上实现自由转动,所述压轮10与主动轮9对辊设置,所述悬轮3通过悬轮支架4设置在采空区上方,滤水管从主动轮9和压轮10之间穿过后绕装在悬轮3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悬轮支架4采用两根伸缩支杆与所述固定架1组成三角形的可伸缩支架,所述伸缩支杆与固定架1铰接,所述悬轮3设置在悬轮支架4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压轮10通过压轮架12设置在固定架1上,压轮架12与固定架1之间设有弹簧11保证压轮10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9上设有转动主动轮的摇把7。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1上设有调节高度的伸缩固定杆2。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1设置悬轮3的一侧设有可伸缩的斜支撑杆5。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1、伸缩固定杆2、斜支撑杆5的端部均设有与巷道表面接触防止移位的定位齿盘6。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9、压轮10和悬轮3的圆周上设有与滤水管匹配的轮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装置,无需操作人员到采空区边缘下放滤水管,通过主动轮、悬轮动作可安全、快捷地安放滤水管,悬轮设置在采空区上方,可大大减少滤水管与岩壁的剐蹭,保证了滤水管的完好性,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可广泛应用在充填工程中安放充填滤水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采空区充填滤水管安放装置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标号:1-固定架,2-伸缩固定杆,3-悬轮,4-悬轮支架,5-斜支撑杆,6-定位齿盘,7-摇把,8-滤水管,9-主动轮,10-压轮,11-弹簧,12-压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一种充填滤水管安放装置,包括固定架1、主动轮9、压轮10和悬轮3,固定架1固定设置于采空区边缘的巷道内,主动轮9通过轴承设置在固定架1上实现自由转动,主动轮9上设有转动主动轮的摇把7;压轮10与主动轮9对辊设置,压轮10通过压轮架12设置在固定架1上,压轮架12与固定架1之间设有弹簧11保证压轮10的对辊压力。悬轮3通过悬轮支架4设置在采空区上方,滤水管8从主动轮9和压轮10之间穿过后绕装在悬轮3上。主动轮9、压轮10和悬轮3的圆周上设有与滤水管匹配的轮槽,以免滤水管8跑偏和滑落。
具体的,悬轮支架4采用两根伸缩支杆与固定架1组成三角形的可伸缩支架,结构更稳定,伸缩支杆与固定架1铰接,悬轮3设置在悬轮支架4的顶端。
固定架1的固定方式采用如下方案:在固定架1上设有调节高度的伸缩固定杆2,调节高度后固定架的上下端均与巷道岩壁抵紧,避免晃动,固定架1设置悬轮3的一侧设置可伸缩的斜支撑杆5保证装置整体的平衡,使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牢靠。固定架1、伸缩固定杆2、斜支撑杆5的端部均设有与巷道表面接触防止移位的定位齿盘6。
本装置中可伸缩的支杆均采用套管与支杆配合,调节好长度后通过螺栓紧固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63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减缓机油乳化现象的离心吸附式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 下一篇:输送机刚性防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