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液分离垃圾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95710.6 | 申请日: | 2014-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3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赖健豪;徐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健豪 |
| 主分类号: | B65F1/04 | 分类号: | B65F1/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孙凤英 |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液分离垃圾桶。
背景技术
为了将垃圾中的液体分离出来,防止垃圾快速腐烂、发臭的现象,现在出现了许多的固液分离垃圾桶。如在申请号为201120444578.8公告日为2012.7.25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垃圾桶,这种结构的垃圾桶虽然能将垃圾中的液体分离出来,但是,当流入到液体垃圾桶内的废液没有及时的处理,则液体的臭气会经漏斗、固体垃圾桶散发出来,同样会影响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防止经分离的液体的臭味散发出来,且又不影响继续丢垃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液分离垃圾桶。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固液分离垃圾桶,包括桶体,桶体内设有滤网,滤网以上为上腔体,滤网一下为下腔体;在下腔体内靠近滤网处设有封堵件,封堵件上设有上下相通的漏斗孔和直通孔,漏斗孔的上端与上腔体相通,直通孔的下端与下腔体相通;在直通孔的孔壁上设有卡槽;在直通孔处设有感应器;在封堵件内具有容置腔,容置腔内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封板,在封堵件上设有与卡槽平齐与容置腔相通的滑槽,封板设在滑槽内。
上述结构,感应器检测到没有液体从直通孔流过时,气缸驱动封板运动,让封板的边缘卡置到卡槽内,这样,就将上腔体和下腔体完全隔离开来,即使下腔体内的废液有臭味,也不会散失出来,此时,上腔体还是属于敞开状态,不影响继续丢垃圾。当感应器检测到由液体流过时,气缸驱动封板复位,不影响将液体从垃圾中分离出来。
进一步的,在下腔体内设有金属板,金属板与桶体的底面形成有容置槽,在容置槽内设有加热丝;下腔体连通有蒸汽管,在蒸汽管中部设有冷却器。该结构,通过启动加热丝加热下腔体内的废液,让废液蒸发成水汽,水汽经蒸汽管排出,当水汽遇到冷却器后成为液体,该液体已经经过处理,因此,可以被再一次的利用,从而可以节约部分水资源。
进一步的,在下腔体内设有容器。该容器可以移动,因此,废液流入到容器中后,便于清理废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固液分离垃圾桶包括桶体1,在桶体1内设有滤网2,滤网2将桶体1分成了上腔体11和下腔体12。
在下腔体12内固定有靠近滤网2的封堵件3,封堵件3的边缘与桶体内壁是密封的。封堵件3具有上下依次连通的漏斗孔31和直通孔32,漏斗孔31与上腔体11相通,直通孔32的下端与下腔体12相通。在直通孔32的内壁上设有卡槽321。在封堵件3内设有容置腔33,在容置腔33内设有气缸41,在气缸41的活塞杆上连接有封板42。在封堵件3内设有滑槽,滑槽与卡槽在同一水平面上,滑槽与容置腔33和直通孔32相通,封板42设在滑槽内。
在直通孔处设有感应器。感应器检测到没有液体从直通孔32流过时,气缸41驱动封板42运动,让封板42的边缘卡置到卡槽321内,这样,就将上腔体11和下腔体12完全隔离开来,即使下腔体12内的废液有臭味,也不会散失出来,此时,上腔体11还是属于敞开状态,不影响继续丢垃圾。当感应器检测到由液体流过时,气缸41驱动封板42复位,不影响将液体从垃圾中分离出来。
在下腔体12内设有金属板51,金属板51与桶体1的底面形成容置槽52,在容置槽52内设有电热丝53,在桶体1上设有与容置槽52相通的孔,在孔处设有隔热件54。设置该隔热件54,不仅方便安装和拆卸电热丝,而且能减少容置槽内的热量向外传输。在桶体上对应于下腔体设有密封门121,便于清理下腔体12,当然,为了更好的清理废液,可在下腔体12内放置可移动的容器。
在下腔体12上连通有蒸汽管61,在蒸汽管61的中部设有冷却器62。
当加热丝53工作时,加热丝53加热下腔体12内的废液,让废液蒸发成水汽,水汽经蒸汽管61排出,当水汽遇到冷却器62后成为液体,该液体已经经过处理,因此,可以被再一次的利用,从而可以节约部分水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健豪,未经赖健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57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垃圾桶
- 下一篇:新型简易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