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齿啮合弹性分离弹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3928.8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0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聪;赵成功;曹伟;张孝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5/00 | 分类号: | F42B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晓辉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啮合 弹性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水下齿啮合弹性分离弹托。
背景技术
当加工为特殊外形的发射体在水中发射时,高速运动的发射体表面附近流场压力迅速降低,当水压低于当地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时,此低压区域的水汽化,形成空泡。当发射体速度足够高时,就会形成完整包裹发射体的空泡,称之为超空泡。
超空泡发射体可以大幅降低发射体在水中运动的阻力,进而显著增加发射体的有效射程和摧毁目标时的速度余量。开展超空泡发射体试验是研究超空泡发射体技术的重要技术途径,发射体发射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火炮,另一种是轻气泡。鉴于安全和方便性考虑,目前,开展超空泡发射体试验主要采用轻气泡发射发射体。因为研究的发射体具有不同的形状和直径,因此发射时需将发射体装入相适配的弹托中。弹托一方面与不同发射体适配,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发射体发射时对金属发射管的损害。当弹托与发射体一起离开发射管后,为了使弹托尽快分离不进入水槽中影响发射体发射通道,需要弹托与发射体迅速分离。目前轻气泡所用的弹托多为整体式弹托,靠空气阻力分离。实际使用表明,整体式弹托单靠气动阻力使得弹托与弹体分离需要较长的飞行距离,弹托进入水中,并对发射体的发射通道有较大影响,不利于超空泡发射体试验的研究。上述问题主要是弹托的结构设计问题,现有的整体圆柱体弹托离开发射管后,不能自主分离,仅靠气体阻力使弹托与弹体分离,故需要较长的飞行距离,造成弹托对发射体发射通道有较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齿啮合弹性分离弹托,以解决现有的整体圆柱体弹托离开发射管后,不能自主分离,仅靠气体阻力使弹托与超空泡发射体分离,弹托进入水中后由于分离效果不稳定且对超空泡发射体的发射通道有较大影响,造成试验研究结果误差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一种水下齿啮合弹性分离弹托包括第一半圆柱组成体、第二半圆柱组成体和至少一个弹簧,所述第一半圆柱组成体的一侧平面上从上到下依次加工有第一半圆形凹槽和多个第一锯齿,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沿第一半圆柱组成体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半圆柱组成体的一侧平面上还加工有至少一个第一弹簧放置孔;所述第二半圆柱组成体的一侧平面上从上到下依次加工有第二半圆形凹槽和多个第二锯齿,所述第二半圆形凹槽沿第二半圆柱组成体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半圆柱组成体的一侧平面上还加工有至少一个第二弹簧放置孔,当第一半圆柱组成体和第二半圆柱组成体相贴紧时,所述多个第一锯齿和多个第二锯齿相啮合,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和第二半圆形凹槽形成圆柱形空腔体,第一弹簧放置孔与第二弹簧放置孔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个第一弹簧放置孔与其对应的第二弹簧放置孔之间形成弹簧放置通道,弹簧放置在弹簧放置通道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新颖且科学合理,通过第一半圆柱组成体、第二半圆柱组成体和弹簧之间的配合设置,有效增强本实用新型与发射体的分离速度和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发射体发射效率为30%,降低试验成本50%,有利于辅助发射体技术研究。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第一锯齿和多个第二锯齿的设置有效实现了第一半圆柱组成体和第二半圆柱组成体之间紧密结合。
3、本实用新型中弹簧与弹簧放置通道之间的配合设置缩短第一半圆柱组成体和第二半圆柱组成体之间的分离时间,辅助第一半圆柱组成体和第二半圆柱组成体在0.03秒内分离。
4、当本实用新型在高压驱动气体的作用下运动到轻气泡发射管的管口时,由于不再受到轻气泡发射管管壁的约束作用,且在弹簧的作用力下,第一半圆柱组成体、第二半圆柱组成体沿垂直于发射体运动轴线的方向分离,有效缩短第一半圆柱组成体、第二半圆柱组成体的飞行距离,飞行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缩短了15米,并且第一半圆柱组成体和第二半圆柱组成体能够迅速脱离发射体而不影响发射体的发射通道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半圆柱组成体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半圆柱组成体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面图,图5是图3中B-B处的剖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剖面图(图中箭头方向为发射体11在发射时的高压气体作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39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式矿用钻孔填塞封泥器
- 下一篇:剖分式翅片管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