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腐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2934.1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4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宿慧祯;张军;林志强;娄长辉;蒋菊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8 | 分类号: | F04B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腐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柱塞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腐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油藏投入注水开发后,由于低渗、粘土膨胀、油层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大批注水井井口压力逐年上升。进而会导致大批注水井呈现出欠注井增多的现象,造成油井井底的流压下降、沉没度降低、产量下降等状况,以往的注水方式就不能满足上述状况。
油田现场为了解决上述的注水问题,在配水间或注水井口安装了注水系统增压柱塞泵。一般情况下,增压柱塞泵为差动柱塞单作用往复式泵,主要用在注入压力高于10MPa以上的欠注单井或区块的增压注水场合。
随着注水系统增压柱塞泵的投用使用,一些使用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主要是柱塞密封填料易磨损、使用周期短,平均使用一周就需要更换一次,更换密封填料的操作比较繁琐,劳动强度大。
除此之外,注水系统的增压柱塞泵由于长期在潮湿和化学腐蚀的工况中工作,柱塞很容易受到腐蚀和摩擦的双重作用导致受损严重。柱塞平均一个月就需要更换一次,维护成本较高,更换柱塞时的劳动强度较大、工时较长,会影响到油田的正常注水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防腐润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注水系统增压柱塞泵的部件容易被腐蚀、磨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腐润滑装置,包括:储液桶,储液桶内储有保护液;导管,导管的第一端与储液桶连通,导管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流量调节器,流量调节器安装在导管上或者安装在储液桶与导管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导管为软管。
进一步地,流量调节器设置在软管上。
进一步地,流量调节器包括:架体,导管穿设在架体上,架体上设置有导轨;调节部,调节部安装在导轨上并可沿导轨做直线运动,调节部的运动方向与架体内的导管的延伸方向相交,调节部与架体之间形成供导管穿过的导管通道。
进一步地,架体为正梯形体结构,包括斜面和与斜面相对的直角面,导管穿设在架体内并与斜面相贴,直角面上开设有通槽,与直角面相邻的两个面上开设有导轨,导轨与直角面平行,调节部的部分露出通槽。
进一步地,调节部为滚轮,滚轮的曲面上设置有防滑层。
进一步地,导管上设置有观察部,观察部的直径大于导管的直径。
进一步地,导管的第一端与储液桶之间设置有密封接头。
进一步地,储液桶包括:桶体,桶体具有开口面;盖体,盖体盖设在开口面上并与桶体枢轴连接;提手部,设置在桶体和/或盖体上。
进一步地,桶体上还设置有观察窗,观察窗上设置有标示液面深度的刻度线。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储液桶内储有保护液,导管的第一端与储液桶连通,导管的第二端为自由端。保护液可以通过导管从储液桶内输出至外界。将导管的第二端搭在注水系统的增压柱塞泵上,保护液就会流到柱塞泵上对柱塞泵进行保护。
导管上或者安装在储液桶与导管的连接处安装有流量调节器。流量调节器可以调节保护液从导管中输出的速度,避免保护液流出的流量过大而浪费,使得保护液可以持续的流至柱塞泵上对柱塞泵进行保护。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注水系统增压柱塞泵的部件容易被腐蚀、磨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腐润滑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实施例的流量调节器的主视示意图; 以及
图3示出了图2的实施例的流量调节器的俯视示意图。
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储液桶; 11、桶体;
12、盖体; 13、提手部;
14、观察窗; 20、导管;
21、观察部; 30、流量调节器;
31、架体; 32、调节部;
40、密封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2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