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麻椰植生绿化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9386.7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8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申新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新山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椰植生 绿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绿化和植被恢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麻椰植生绿化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公路、铁路、水利、矿山和市政等工程建设的大幅度推进,在各类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量开挖破坏,形成了很多裸露的土石坡面,既破坏了当地的植被,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又与周围现有生态环境不协调。
在工程边坡防护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开挖和回填坡面进行保护,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绿化美化。在传统的护坡绿化方式中,使用高耗能材料,不仅会再次破坏周围的自然环境,且施工周期长,造价也相对较高。因此,如何在大量大面积裸露的坡面以短的周期迅速到达绿化效果,最大程度地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已成为目前工程建设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麻椰植生绿化毯,以解决如何在大量大面积裸露的坡面实现在短的周期内迅速绿化,同时防止水土流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麻椰植生绿化毯,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麻网、种子带和椰纤维层。
优选地,所述麻网由纯天然麻绳经机械经纬编织而成。
优选地,所述麻网的网孔尺寸为1cm×1cm。
优选地,所述种子带中设有混合植物种子。
优选地,所述混合植物种子定植在可自然降解材料制成的带基上。
优选地,所述可自然降解材料为可自然降解的无纺布或可自然降解的纸制品。
优选地,所述椰纤维层的椰纤维的直径为0.2mm~0.8mm。
优选地,所述椰纤维层的椰纤维的长度为10cm~20cm。
优选地,所述麻椰植生绿化毯的厚度为10mm~15mm。
优选地,所述麻椰植生绿化毯中加有营养土、保水剂和肥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麻椰植生绿化毯具有以下优点:
(1)种子带中的种子能够在坡面很好地驻留,不会被浇灌时的水和雨水带走,麻椰植生绿化毯中可根据项目情况事先加入的保水剂、营养液和肥料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植物种子的发芽和后期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另外,麻椰植生绿化毯还可以异地移植,快速防护;
(2)麻椰植生绿化毯在边坡表层中起到加筋加固作用,能够固定表层土壤,增加地面粗糙度,减少坡面的径流量,减缓雨水速度,缓解其对坡面表层土的冲刷,从而有效防止表层土体的滑移;
(3)麻椰植生绿化毯的椰纤维层的覆盖起到了保墒保水的作用,在少雨干旱地区特别有利于播灌草种的出苗生长,提高了植被的存活率;
(4)麻椰植生绿化毯铺建简易、快捷,维护管理粗放,养护管理成本低廉,方案经济可行;
(5)后期植被恢复效果好,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明显,能够生物降解、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麻椰植生绿化毯的分解图。
图中,1:麻网;2:种子带;3:椰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麻椰植生绿化毯包括:麻网1、种子带2和椰纤维层3,麻网1、种子带2和椰纤维层2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
麻网1由纯天然麻绳经专用机械经纬编织而成,麻网1的网孔尺寸优选为1cm×1cm。
种子带2中设有混合植物种子,种子带2为在专用机械上,按照特定的生产工艺,把多种植物的混合植物种子等,按照一定的密度定植在可自然降解材料制成的带基上,然后经过专用机械的滚压和针刺的复合定位形成一定规格的绿化种子带;所述可自然降解材料优选为可自然降解的无纺布或可自然降解的纸制品。
椰纤维层3的椰纤维的直径为0.2mm~0.8mm,椰纤维层2的椰纤维的长度为10cm~20cm。
所述麻椰植生绿化毯以天然的椰纤维层3为基底,结合编制的麻网1和种子带2,形成一种用于边坡快速绿化防护的绿化草毯,所述麻椰植生绿化毯一般是由上层麻网1、中间层为种子带2、底层椰纤维层3加工复合而成的立体网状结构;所述麻椰植生绿化毯的厚度优选为10mm~15mm。
所述麻椰植生绿化毯中可以加有营养土、保水剂和肥料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新山,未经申新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93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堤防除险加固组合式移动围堰
- 下一篇:河流入海河口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