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底敷设用数据采集及电力传输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9331.6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8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贻连;卜基峰;姚月凤;陈更芬;李宏国;徐乃新;董磊;王金刚;徐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邦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4 | 分类号: | H01B7/14;H01B7/18;H01B7/28;H01B7/28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9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敷设 数据 采集 电力 传输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尤其涉及一种海底敷设用数据采集及电力传输电缆。
背景技术:
在进行海洋油气开发作业时,对于海底数据采集及电力的传输大多采用单独敷设,当然也有采用组合式结构,但是组合缆芯存在很多的缺陷,一方面间隙填充效果差,另一方面受到压力及冲击时缆芯震动,传输数据及电力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合理的结构满足实际应用环境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底敷设用数据采集及电力传输电缆,有效的解决了组合缆芯的结构缺陷,结构紧凑性好,有效缓解压力及冲击对缆芯造成的影响,保证电力和数据传输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海底敷设用数据采集及电力传输电缆,包括有数据缆芯和电力缆芯构成的组合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电缆和电力缆芯分别包覆在聚砜挤塑成型的圆形弹性缓冲层、弧形弹性缓冲层中,圆形弹性缓冲层外壁一侧紧密贴合有弧形弹性缓冲层,圆形弹性缓冲层、弧形弹性缓冲层外套装有不锈钢管,不锈钢管与组合缆芯之间设有吸水树脂填充层,不锈钢管依次设有聚砜内衬层、耐酸碱、耐油的高分子材料构成的防腐层、编织总屏蔽层、耐海水橡胶外护套层。
所述的海底敷设用数据采集及电力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力缆芯由二根间隔分布的电力绝缘线芯和两侧对称分布的金属加强件构成。
所述的海底敷设用数据采集及电力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缆芯包括二根间隔分布的截面为扁形的绝缘数据线芯构成。
所述的海底敷设用数据采集及电力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缆芯外侧的圆形弹性缓冲层内还设有一圈铜丝编织屏蔽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性好,圆形弹性缓冲层、弧形弹性缓冲层内分布数据缆芯和电力缆芯实行单独隔离,有效缓解压力及冲击对缆芯造成的影响,保证电力和数据传输的流畅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具有优良的耐腐蚀、防水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海底敷设用数据采集及电力传输电缆,包括有数据缆芯1和电力缆芯2构成的组合缆芯,数据电缆1和电力缆芯2分别包覆在聚砜挤塑成型的圆形弹性缓冲层3、弧形弹性缓冲层4中,圆形弹性缓冲层3外壁一侧紧密贴合有弧形弹性缓冲层4,圆形弹性缓冲层3、弧形弹性缓冲层4外套装有不锈钢管5,不锈钢管5与组合缆芯之间设有吸水树脂填充层6,不锈钢管依次设有聚砜内衬层7、耐酸碱、耐油的高分子材料构成的防腐层8、编织总屏蔽层9、耐海水橡胶外护套层10。
电力缆芯2由二根间隔分布的电力绝缘线芯2-1和两侧对称分布的金属加强件2-2构成。
数据缆芯1包括二根间隔分布的截面为扁形的绝缘数据线芯1-1构成。
数据缆芯1外侧的圆形弹性缓冲层3内还设有一圈铜丝编织屏蔽层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邦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邦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9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抗拉耐磨软电缆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内部用电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