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形多卷芯铝壳锂离子电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8069.3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1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冠华;吴彬杰;万伟超;王家涛;罗开燕;周京明;涂雪菲;易锦文;张力颖;朱晓瑞;李锡力;叶尚云;张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4/13;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106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形 多卷芯铝壳 锂离子电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环保储能动力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绿色环保储能动力电池应用逐渐广泛,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商纷纷加速储能型动力电池开发与应用。保证储能动力电池高性价比、高安全运行。常见的储能动力电池分多卷芯卷绕结构、叠片结构。多卷芯卷绕结构因其效率高,安全性好,随着相应设备的日益完善,多卷芯卷绕结构优势会逐渐突出。常见的多卷芯卷绕结构,为保证卷芯平整及较低的内阻,通常采用正极耳在极片中间的结构,极耳结构在极片中间虽然可以降低电池内阻,但极片头尾部、极耳处均需用高温胶带保护。不利于提升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动力电池极片结构。利于提升电芯内部结构平整性,同时提升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正极片结构,正极片头部预留空箔极耳位,连续裁切极片时,极耳尾部粉料区3mm-4mm处被裁切与正极片头部空箔极耳位相连,保证极耳位焊接处前段覆盖正极粉料。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该新型锂离子电池由正极、隔膜、负极卷绕而成。正极片由正极附料区1-1,正极极耳位1-2构成,极片裁切过程中,尾部3mm-4mm附料区域处,裁切于极 耳位头部附料区域1-3。极耳点焊时,贴胶正极附料区1-1尾部、正极极耳位1-2及极耳位头部附料区1-3,极片制片完成后卷绕,卷芯卷绕时,负极先卷1.5圈左右,入正极片,极耳位头部附料区1-3位置附料区,撑起卷芯内部正极耳侧,保障卷芯内部平整。
本实用新型的方形多卷芯铝壳锂离子电池结构,是在现有卷绕多卷芯储能动力电池卷芯结构上进行改进,本实用新型更改正极片点焊位极片裁切位置,即节约常规极耳处于极片中间结构需要在极片头尾部包高温绝缘胶带时间,又可保证正极头部平整性,减少卷芯不平整度。而且该新型结构方便生产,提高制造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
1)极片裁刀切在极耳尾部附料位置,保障极片头部箔材不易弯折,方便贴胶。
2)该极片结构相对极耳位于极片中间结构,减少贴胶数量,利于提升生产效率。
3)该卷绕结构,负极先卷,可以减少正极卷绕弯折压力,同时正极头部位置粉料起一定支撑作用,保障与极耳在中间位置卷芯类似的平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1中,1-1为正极附料区,1-2为正极极耳位,1-3为极耳位头部附料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新型锂离子电池由正极、隔膜、负极卷绕而成。正极片由正极附料区1-1, 正极极耳位1-2构成,极片裁切过程中,尾部3mm-4mm附料区域处,裁切于极耳位头部附料区域1-3。极耳点焊时,贴胶正极附料区1-1尾部、正极极耳位1-2及极耳位头部附料区1-3,极片制片完成后卷绕,卷芯卷绕时,负极先卷1.5圈左右,入正极片,极耳位头部附料区1-3位置附料区,撑起卷芯内部正极耳侧,保障卷芯内部平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80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圆柱锂离子电池组
- 下一篇:全自动吸片式蓄电池PE带包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