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5599.2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4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陶诚;卢常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8;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胶产品。
目前,经过注塑加工得到的塑胶产品都需要经过切除表面水口料的处理,这些水口料是在注塑的过程中用于注入液态的塑料的封口,经过注塑加工后冷却形成的。通常见到的塑料生产的产品,切出水口通常都是人工完成的,人工操作不仅耗费时间,而且人也容易疲劳,会增加人力的成本;特别是对于大批量的生产加工,人工生产的效率过低,最终会影响整个的生产的进度,再加上人工的处理差异性较大,其表面质量难以保持一致,虽然并不影响整体的外观,但是整体来说会降低产品的一致性,而且人工处理所使用的利器容易将塑胶制品划伤;特别是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因为人员的流动性较大,需要经常对新人员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培训,也会导致企业人力成本的增加,给企业的生产造成了压力。
因此,急需要一种注塑模具来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能够实现自动切除连接于塑胶制品的水口料,从而代替传统人工切除水口料的方式,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保障了塑胶制品的注塑生产的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适用于注塑机以自动切除连接于所述塑胶制品的水口料,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型芯、动模型芯、制品顶针、水口顶针及顶针驱动机构,所述定模型芯与动模型芯之间形成有成型空腔及主流道,所述塑胶制品成型于所述成型空腔,所述水口料成型于所述主流道,所述制品顶针及水口顶针均设于所述定模型芯上,且所述制品顶针及水口顶针均连接于所述顶针驱动机构,且所述制品顶针对位于所述成型空腔,所述水口顶针对位于所述主流道;其中,所述定模型芯开设有交错于所述动模型芯的开模方向的进胶流道,所述进胶流道的一端形成入口端,所述进胶流道的另一端形成出口端,所述入口端连通于所述主流道,所述出口端连通于所述成型空腔,所述水口料还成型于所述进胶流道;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切断顶针,所述切断顶针沿所述动模型芯的开模方向设于所述定模型芯上,且所述切断顶针连接于所述顶针驱动机构,且所述切断顶针沿所述动模型芯的开模方向横切于所述出口端。
较佳地,所述入口端具有倒圆角。
较佳地,所述倒圆角的半径大于等于1毫米且小于等于3毫米。
较佳地,所述进胶流道由入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向下倾斜。
较佳地,所述进胶流道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20°。
较佳地,所述出口端的上侧形成有呈锐角的刃口结构。
较佳地,所述入口端的口径大于所述出口端的口径。
较佳地,所述出口端呈扁平的缝隙状。
较佳地,所述切断顶针顶推所述注塑制品的一端呈扁平状。
较佳地,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侧模型芯,所述侧模型芯闭合于所述动模型芯与定模型芯之间,所述定模型芯、动模型芯及侧模型芯共同围成所述成型空腔,且所述侧模型芯的开模方向垂直于所述动模型芯的开模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定模型芯开设有交错于动模型芯的开模方向的进胶流道,进胶流道的入口端连通于主流道,出口端连通于成型空腔,且切断顶针沿动模型芯的开模方向横切于出口端。从而在塑胶制 品成型于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进行脱模时,动模型芯沿远离定模型芯的方向移动而开模,同时,由顶针驱动机构驱使制品顶针、水口顶针及切断顶针沿动模型芯的开模方向作动,使得制品顶针顶推塑胶制品、水口顶针顶推水口料及切断顶针顶推塑胶制品位于进胶流道的出口端处的位置,则塑胶制品与水口料相互连接处在进胶流道的出口端与切断顶针相向挤压切断的作用下,而将塑胶制品与水口料相互连接处切断分离,从而在制品顶针和切断顶针顶推塑胶制品脱模及水口顶针顶推水口料脱模的同时,实现将水口料从塑胶制品上自动切除,无需再经过后续人工的处理来切除水口料,一方面,代替了传动人工切除水口料的方式,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节约了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能够满足并提高大批量生产加工的生产进度;另一方面,消除了由于人工处理差异性大导致塑胶制品表面质量难以保持一致的缺陷,大大提高了塑胶制品的一致性,且避免了因人工处理所使用的利器将塑胶制品划伤的情况出现,从而提高了塑胶制品的注塑生产加工的质量。且,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处于合模状态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55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灯头立式注塑机的机械手
- 下一篇:手机后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