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废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4831.0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3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吴秀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市金狮金属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41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废气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尾气吸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熔炼炉经过高温熔炼后,从烟道中排出大量的粉尘及有害气体,污染环境,造成空气中的粉尘及有害气体增加,为了控制大气被污染,根据国家有关有色金属冶炼的排放规定,需要配套冶炼炉熔炼过程中尾气中金属粉尘及气体专用除尘、水洗设备。在铅锭冶炼的过程中,排出的尾气的处理要求高,目前的尾气处理装置达不到处理要求的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废气处理系统,该新型废气处理系统通过增设净化装置,解决了尾气处理不完全、达不到处理标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废气处理系统,包括箱体、吸收塔、管道A、净化装置、循环泵A、循环泵B和连续过滤机,所述箱体内装有吸收液,所述箱体的顶板上设有进气口A、进液口和排气口A,底部设有排液阀,所述排气口A与吸收塔的进气口B密封连接;所述吸收塔的排气口B经管道A与净化装置的进气口C密封连接,所述净化装置的内侧下部设置有多孔分流板,所述螺旋吸收片固定安装在多孔分流板上;所述箱体侧壁上的循环出液口与循环泵A的进液口密封连接,所述循环泵A、连续过滤机和循环泵B依次管道密封连接,所述循环泵B的出液口与设置在净化装置内的雾状喷头连接。
所述吸收塔内设置有旋流板,所述旋流板置于雾状喷头的下方。
所述吸收塔内设置有除雾板,所述除雾板置于雾状喷头的上方。
所述管道A内还固定安装有风机。
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上端与进气口A密封连接,下端置于吸收液的液面下。
所述输气管的下端还固定安装于多孔散气阀。
所述螺旋吸收片的表面上设有纳米碳纤维涂层。
所述吸收塔的塔壁上还设置有视镜,所述视镜与雾状喷头置于同一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喷雾式螺旋喷头使吸收液体进入旋流板之前分散形成细小雾滴大大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同时旋流板的旋流叶片安装时亦存在倾斜角度,吸收液能从圆心向塔壁流动,增加了液滴在叶片上的停留时间,提高了吸收效率;净化装置进一步将吸收塔内未能完全吸收的有害气体,保证排出的气体符合国家标准;经过连续过滤机使吸收产生的固体或者收集的粉尘与吸收液分离,从而使吸收液得到纯化,循环吸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结构简单、稳定高效,大大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进气口A,12-输气管,13-进液口,14-排液阀,15-吸收液,16-多孔散气阀,17-循环出液口,18-排气口A,2-吸收塔,21-旋流板,22-视镜,23-除雾板,24-排气口B,25-雾状喷头,26-进气口B,3-风机,4-管道A,5-净化装置,51-螺旋吸收片,52-多孔分流板,53-进气口C,54-排气口C,6-循环泵A,7-循环泵B,8-连续过滤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废气处理系统,包括箱体1、吸收塔2、管道A4、净化装置5、循环泵A6、循环泵B7和连续过滤机8,所述箱体1内装有吸收液15,所述箱体1的顶板上设有进气口A11、进液口13和排气口A18,底部设有排液阀14,所述排气口A18与吸收塔2的进气口B26密封连接;所述吸收塔2的排气口B24经管道A4与净化装置5的进气口C53密封连接,所述净化装置5的内侧下部设置有多孔分流板52,所述螺旋吸收片51固定安装在多孔分流板52上;所述箱体1侧壁上的循环出液口17与循环泵A6的进液口密封连接,所述循环泵A6、连续过滤机8和循环泵B7依次管道密封连接,所述循环泵B7的出液口与设置在净化装置5内的雾状喷头25连接。
所述吸收塔2内设置有旋流板21,所述旋流板21置于雾状喷头25的下方。所述吸收塔2内设置有除雾板23,所述除雾板23置于雾状喷头25的上方。
所述管道A4内还固定安装有风机3,进一步保证废气处理系统内的气体畅通。
所述箱体1内还设置有输气管12,所述输气管12的上端与进气口A11密封连接,下端置于吸收液15的液面下。所述输气管12的下端还固定安装于多孔散气阀16。尾气通过输气管12的下端的多孔散气阀16散开,增加了气体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市金狮金属合金有限公司,未经遵义市金狮金属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4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矿作业用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