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离型光伏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4520.4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6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臣信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0 | 分类号: | H02S40/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型光伏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型光伏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由于光伏电池本身效率较低,为了提高光伏电池的效率,让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太阳能电池板的功效,需要对光伏电池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对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需要借助DC/DC变换器来实现,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光伏发电装置均采用两级变换器来实现对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其中一级来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另一级来实现系统运行中电压和电流的控制,且该两级变换器通常是无法实现光伏电池和负载的隔离的,因此一种能够实现对光伏电池、发电装置以及负载进行隔离和保护的发电装置的开发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离型光伏发电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输入与输出的隔离与保护,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隔离型光伏发电装置,该装置的输入端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输出端与直流负载相连;该装置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驱动放大电路、全桥DC/DC变换器和输出隔离单元,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全桥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输出的驱动信号通过驱动放大电路与所述全桥DC/DC变换器的驱动端相连;所述全桥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输出隔离单元与直流负载相连。
其中,所述全桥DC/DC变换器包括直流电输入端Uin、直流电输出端Uo、电感L1、电感L2、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2、滤波电容C3、功率管Q1、功率管Q2、功率管Q3、功率管Q4、高频隔离变压器T、整流二极管D1、整流二极管D2、整流二极管D3、整流二极管D4、整流二极管D5、整流二极管D6、整流二极管D7、整流二极管D8。
其中,所述滤波电容C1的一端分别连接直流电输入端Uin的正极、功率管Q1的集电极和功率管Q2的集电极,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直流电输入端Uin的负极、接地端口、功率管Q1的发射极和功率管Q2的发射极,所述功率管Q1、功率管Q2、功率管Q3和功率管Q4的基极分别与PWM1、PWM2、PWM3和PWM4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管Q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功率管Q3的集电极和高频隔离变压器T的输入端,所述功率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功率管Q4的集电极和高频隔离变压器T的输入端,所述功率管Q3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功率管Q4的发射极、滤波电容C1的一端、接地端口和直流电输入端Uin的负极,所述功率管Q4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功率管Q3的发射极、滤波电容C1的一端、接地端口和直流电输入端Uin的负极,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T的输出端连接由整流二极管D1、整流二极管D2、整流二极管D3、整流二极管D4、整流二极管D5、整流二极管D6、整流二极管D7、整流二极管D8、电感L1、电感L2以及滤波电容C2、滤波电容C3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直流电输出端Uo的正极和负极之间串联电阻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臣信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臣信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45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