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尘工作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3711.9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2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杨俊成;艾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5/04 | 分类号: | B08B5/04;B26D7/18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崔雅丽 |
地址: | 23113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工作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领域,特别涉及除尘工作台。
背景技术
玻璃钢制品的表面通常较为粗糙,需要对其进行打磨或切割。在打磨和切割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和碎屑,对工作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工作环境相当恶劣,而且粉尘容易被人体吸入,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尘效果好、成本低的除尘工作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除尘工作台,包括吸尘单元和用于支撑待加工件的支撑台面,所述的支撑台面上设有多个小孔,吸尘单元的吸尘口位于支撑台面的下方,吸尘单元的出尘口处设有收尘罩。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待打磨或切割的工件放置在支撑台面上,支撑台上的小孔和吸尘口连通,那么落在支撑台面上或是悬浮在支撑台面附近的粉尘和碎屑被吸入支撑台面的小孔中,随后进入收尘罩。打磨和切割过程中的粉尘和碎屑被吸尘单元不断吸入收尘罩中,及时排除粉尘,有效避免粉尘飞扬在加工车间内,从而优化加工车间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一种除尘工作台,包括吸尘单元和用于支撑待加工件的支撑台面10,所述的支撑台面10上设有多个小孔,吸尘单元的吸尘口位于支撑台面10的下方,吸尘单元的出尘口处设有收尘罩30。待打磨或切割的工件放置在支撑台面10上,支撑台面10上的小孔和吸尘口连通,那么落在支撑台面10上或是悬浮在支撑台10附近的粉尘和碎屑被吸入支撑台面10的小孔中,随后进入收尘罩30内,然后定期清理吸尘罩30中积累的粉尘即可。由于打磨或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碎屑被吸尘单元被及时吸入收尘罩30中,可有效避免粉尘飞扬在加工车间内,优化了加工车间的环境。本实用新型将除尘装置和支撑工件的工作台结合为一体不仅提高除尘效果,还可以节约成本和空间,成本低,效果明显。
所述的所述的吸尘单元为位于支撑台面10下方的抽风机20,所述的抽风机20的进风口为吸尘单元的吸尘口,抽风机20的出风口为吸尘单元的出尘口。所述的抽风机20位于收尘罩30内。抽风机20的进风口对准支撑台面10,那么附着或是悬浮在支撑台面10上的粉尘自然被被抽风机20吸入,随后落入收尘罩30,抽风机20的种类很多,本实用新型优选轴流式抽风机。
所述的收尘罩30的底部上设有通孔31,抽风机20的出风口位于通孔31内,通孔31的下端连通排尘管道40,所述的排尘管道40的末端连通粉尘收集系统。排尘管道40的入口与通孔31的尺寸吻合,两者密封连通,可防止粉尘从缝隙中蹿出。通常粉尘收集系统位于工作车间之外,经排尘管道40输送出去的粉尘在收集系统中依靠重力作用和滤网过滤,大颗粒的粉尘会被沉积过滤,从而防止从粉尘收集系统排出的粒粉尘污染大气。
所述的支撑台面10固定在框架式的台架50,吸尘单元、收尘罩30和排尘管道40自上而下布置在台架50中空区域内。台架50的结构类似于方桌的支腿框架,如图1所示,台架50的四条支腿分别支撑支撑台面10的四个拐角,吸尘单元、收尘罩30和排尘管道40位于支腿之间的区域。本实用新型中,支腿的高度可以进行调节。
所述的抽风机20共设有四个且分别置于收尘罩30的四个通孔31中,每一个通孔31的下端均连通有排尘管道40。
所述的支撑台面10为网孔板,也也可以说支撑板面10上的小孔呈矩阵状均匀排列,那么抽风机20的风力均匀分散在支撑台面10上,支撑台面10上的小孔孔径大小和抽风机20的风力相吻合,不至于风力过大影响正常加工,也不至于风力过小吸尘效果差。具体工人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37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