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减缓机油乳化现象的离心吸附式发动机油气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2562.4 | 申请日: | 2014-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4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亮;何义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马国亮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缓 机油 乳化 现象 离心 吸附 发动机 油气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减缓机油乳化现象的离心吸附式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正常运行时,气缸中会有少量混合气通过活塞环与汽缸壁之间的间隙窜入曲轴箱中。因此现代车用发动机大部分都设计有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从而将混合气强制排出曲轴箱,以防混合气中的水蒸气及燃烧废气稀释机油、使机油乳化变质,并防止曲轴箱因压力过高而密封性能下降。从曲轴箱中排出的混合气经过油气分离器,实现混合气中废气与机油蒸汽的分离。废气经过管路进入燃烧室进行二次燃烧,机油蒸汽冷凝经过回油管路流回油底壳。
目前发动机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常采用旋风式油气分离器和迷宫式油气分离器。旋风式油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混合气通过圆锥状的腔体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质量较大的机油蒸汽被甩到壁面并流回油底壳,废气从圆锥状的腔体的上部排出,从而实现油气分离;迷宫式油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混合气通过迷宫式的腔体时,机油与迷宫壁面发生碰撞,由蒸汽变为液滴,流回油底壳中。这两种油气分离器均具有分离效率低的缺点,使得仍有少量机油进入燃烧室而降低了燃烧质量,且流回油底壳的机油中混有的水蒸气会造成机油乳化变质。
中国专利曾公开了一种“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器”(公开号CN 101363344A,公开日2009 年2月11日),该发明通过在旋风式油气分离器中加装一个连轴可旋转的滤芯以提高油气分离效率,滤芯绕转动轴旋转时,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油甩到内壁上,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其内芯旋转借助于外部动力驱动,增加了成本,同时内芯会降低混合气流通的顺畅性,分离效率低,且现有技术未考虑回流机油中的水蒸气会使油底壳里机油乳化变质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提高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且减缓发动机机油的乳化变质现象的可减缓机油乳化现象的离心吸附式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减缓机油乳化现象的离心吸附式发动机油气分离器,包括圆锥形内腔壳体、圆锥形内芯、干燥器、混合气入口、废气出口和机油回流出口;所述圆锥形内芯嵌套于圆锥形内腔壳体内,圆锥形内芯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混合气入口设置在沿圆锥顶端切线方向的圆锥形内腔壳体的侧壁,所述废气出口设置在圆锥形内腔壳体的圆锥底端并与圆锥形内芯的通孔连通,所述机油回流出口设在与废气出口相对的圆锥形内腔壳体的另外一端,所述干燥器与机油回流出口的另一端相连接,在所述圆锥形内芯外壁表面设置有沿圆锥周向螺旋上升的螺旋形凹槽,所述螺旋形凹槽的终点与圆锥形内芯的通孔连通,在所述螺旋形凹槽内设置有吸油网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可减缓机油乳化现象的离心吸附式发动机油气分离器具有如下优点:从曲轴箱中排出的油气混合气从混合气入口沿切线方向进入油气分离器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质量较大的机油被甩到圆锥形内腔壳体内壁并流向机油回流出口,因此,不需要借助于外部动力驱动,圆锥形内腔壳体和圆锥形内芯均不旋转,从而降低了成本,且保证了机油混合气流通的顺畅性。进一步,机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吸附在圆锥形内芯的螺旋形凹槽内的吸油网布上,螺旋形凹槽进一步增加机油在离心过程中与圆锥形内芯外壁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吸油网布充分吸附较多的机油,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螺旋形凹槽流向机油回流出口,使油气分离更彻底,机油从机油回流出口进入干燥器内,分离后的废气从圆锥形内芯的螺旋形凹槽终点流进内部通孔,并通过废气出口排出,最终被送入燃烧室中进行二次燃烧。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可减缓机油乳化现象的离心吸附式发动机油气分离器的油气经过充分分离后,既能够保证废气在二次燃烧后排入大气中的尾气不含其它有害产物,同时有助于油底壳中的机油不被污染而乳化变质。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连接的方便和稳固性,在所述圆锥形内腔壳体和圆锥形内芯的锥底端部均连接有法兰盘,在所述法兰盘上设置螺栓孔。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方便操作,便于将吸油网布设置在螺旋形凹槽上,在所述吸油网布粘附于螺旋形凹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能充分地吸收机油中的水分,从而保证经充分油气分离器分离后的机油中不含水分,进而避免造成油底壳中的机油乳化变质,所述干燥器为圆柱体空腔形状,其内部设置有硅胶干燥剂。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方便将干燥器与机油回流出口连接,所述干燥器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其进油口与机油回流出口采用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马国亮;,未经重庆交通大学;马国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25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SCR系统及其还原剂供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充填滤水管安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