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掘进机可升降第二运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1758.1 | 申请日: | 2014-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0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吕蓓;景志国;叶嘉;冯闯;付其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鑫众重工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5/20 | 分类号: | E21C35/20 |
代理公司: | 铁岭天工专利商标事务所 21105 | 代理人: | 王化斌 |
地址: | 112007 辽宁省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掘进机 升降 第二 运输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掘进机第二运输机,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掘进机可升降第二运输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掘进机第二运输机结构上主要包括回转体部和运输机部,所述回转体部具有由回转体底板和回转体左、右侧板围成的回转体凹槽,所述运输机部具有由运输机底板和运输机左、右侧板围成的输料凹槽,所述运输机部输料凹槽的前端伸入到所述回转体凹槽内,运输机部的输料凹槽内设有托辊带式输料机构。掘进机在作业时,产生的物料由掘进机一运输送至二运,再由二运把物料卸载至转运小车上拉走,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第二运输机的运输机部是搭接在回转体部上的,当掘进巷道的坡度较大时,转运小车难以进入到二运运输机部尾部正下方,增加了物料的卸载难度,另外由于二运运输机的尾部离地面的高度较低,也不适合大型货车转运物料;再有,当掘进巷道的坡度较大时,二运的托辊带式输料机构的皮带摩擦力不够会导致物料运不上去,造成物料在第一运输机下方堆积,物料运行不畅,人工清理难度大,影响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转运掘进机进行掘进作业产生的物料时不受掘进巷道坡度影响,能够方便、快速地把物料卸载到转运车上的掘进机可升降第二运输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掘进机可升降第二运输机,包括回转体部和运输机部,所述回转体部具有由回转体底板和回转体左、右侧板围成的回转体凹槽,所述运输机部具有由运输机底板和运输机左、右侧板围成的输料凹槽,所述运输机部输料凹槽的前端伸入到所述回转体凹槽内,所述回转体左、右侧板与运输机左、右侧板的前部通过销轴连接,所述回转体左、右侧板的后部分别铰接有伸缩油缸,所述运输机部靠近回转体部后端的位置焊有环形固定安装座,所述伸缩油缸的伸缩端与环形固定安装座的上部铰接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运输机部的输料凹槽内设有边双链刮板机构,运输机部的后端设有边双链刮板机构的驱动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机。
采用上述结构的掘进机可升降第二运输机,在大坡度巷道作业时,可通过铰接在所述回转体左、右侧板后部的伸缩油缸与焊接在所述运输机部靠近回转体部后端的环形固定安装座相配合控制运输机部的抬高或落下,进而控制运输机部尾部与地面的高度,方便转运车装载物料,不受转运车辆规格及装载能力限制,提高了物料的卸载和运输效率;另外所述运输机部的输料凹槽内设有边双链刮板机构,改变了传统二运的托辊带式输料方式,可以有效防止在大坡度巷道内输送物料时的皮带打滑导致物料运不上去、造成物料在第一运输机下方堆积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掘进机可升降第二运输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示出了运输机部升起和落下时的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掘进机可升降第二运输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掘进机可升降第二运输机,包括回转体部10和运输机部20,所述回转体部10具有由回转体底板11和回转体左、右侧板12、13围成的回转体凹槽14,所述运输机部20具有由运输机底板21和运输机左、右侧板22、23围成的输料凹槽24,所述运输机部20输料凹槽24的前端伸入到所述回转体凹槽14内,所述回转体左、右侧板12、13与运输机左、右侧板22、23的前部通过销轴1连接,所述回转体左、右侧板12、13的后部分别铰接有伸缩油缸2,所述运输机部20靠近回转体部10后端的位置焊有环形固定安装座3,所述伸缩油缸2的伸缩端与环形固定安装座3的上部铰接相连。所述运输机部20的输料凹槽24内设有边双链刮板机构25,运输机部20的后端设有边双链刮板机构25的驱动装置26,该驱动装置26包括电机27和减速机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鑫众重工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辽宁鑫众重工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17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